不管是技術學院,還是女學那邊,甚至啟蒙學堂,都是用的她的印刷鋪子里出來的書。而且,允祉在外面建立藏書樓,也需要大批量的書,這些書,也是耿文華的鋪子里負責的——國庫給錢。
但這些東西怎么說呢,也不是天天有這樣的生意的。
教科室完全可以用兩三年,藏書樓那邊建立起來了,就不需要再印刷了,因為各地都有貧窮的需要抄書的學子,他們抄寫的書本抵得上從京城這邊進貨的路費了。
于是,印刷廠那邊就又開始入不敷出了。
這樣一個鋪子,她能交給誰?現(xiàn)在印刷鋪子那邊的開銷,大多還是從紡織廠走賬。
若是將印刷鋪子交給塔納,塔納必然是不會嫌棄紡織廠給錢的。
若是給了別人,塔納會不會覺得這一筆開銷是很沒必要的呢?
可若是給塔納……這樣一個咽喉一樣的存在,給她并不是為她好,反而是有可能會害了她。她心里其實是有更好的選擇的——章佳氏。
還是那句話,賺錢的生意給親女兒,賠錢的生意給兒媳婦兒,你若是兒媳婦兒,你心里會如何想?
所以思來想去,還是要先讓印刷鋪子開始賺錢才行。
耿文華就開始列賺錢的印刷生意——教輔材料,報紙,雜志……
報紙是不能碰的,宋朝出現(xiàn)過小報,這算是報紙的前身。后來朝廷就嚴厲禁止了這種東西,為什么呢?因為里面可夾帶的信息可太多了,對朝廷來說,是很不好的。
清朝本就和別的朝代不同,若是報紙盛行,對于滿人的統(tǒng)治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漏洞了。
白蓮教在江南宣傳教義用的是什么?小報。
悄悄會在山西盛行,是如何招的人?小報。
這東西除非是完全掌握在朝廷手里的,但朝廷也并沒有沒有類似的東西——官報。
那耿文華何必費心思,弄個報紙去和朝廷搶生意,論長短呢?
教輔材料倒是能搞一搞,但她的印刷鋪子要是尋常人開的,這生意也就無所謂了。偏是皇家人開的,那日后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們會押中朝廷科舉題目?那到時候,是不是就被牽扯到科舉舞弊里面了?
所以,綜合以往的科舉試卷是沒問題的,這個耿文華已經(jīng)做過了,但出三年科舉這種試卷,就大可不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