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又說起來中秋的事兒,眼看也快中秋,誰若是想和娘家團聚一番,需得早些告知福晉,不管是請了娘家人來,還是自己回去一趟,都可以。
這話一說,耿文華頓時就驚了,以前還只是娘家人上門呢,這都能回去探望了?是外面發(fā)生了什么變故不成?
怎么說呢,那拉氏這一安排,耿文華只想到一個著名場景——元春探親。
總覺得腦袋上面懸掛了鍘刀呢。
李氏是回不去的,她娘家遠在江南,一來一回,至少一個月,有這功夫,還不如多買些節(jié)禮讓人送過去。年氏臉色則是有些不太好看了,停頓半天,到底也沒說就回不回的事兒。
耿文華只說自己要想一想,沒立即決定。
出了石榴院,鈕祜祿氏就和耿文華八卦:“年側福晉八成也是不回去的,她阿瑪額娘都沒了,府里是大夫人當家……”
大夫人說的就是年希堯的媳婦兒。
“據(jù)說姑嫂兩個并不和睦……”鈕祜祿氏說道,耿文華都震驚了:“你連這種事兒都能打聽得到?”
“這有什么打聽不到的?猜也能猜的出來,自打年氏進府,你自己算一算,年希堯的夫人才上門幾次?”鈕祜祿氏問道,她和耿文華做庶福晉的時候,不管是鈕祜祿家還是耿家,逢年過節(jié),那是必然要請見的。
后來耿文華做了側福晉,耿家太太呢,也是不時就來一趟。
唯獨年氏……她大嫂上門的次數(shù),大概只有那么兩三次?還都是陪著年氏的額娘一起來的。
耿文華笑道:“或者人家是為了避嫌呢?年希堯兄弟倆十分出息,若是和后院來往頻繁,到底是與名聲有礙。”被人說成裙帶之臣,那豈不是冤枉?
鈕祜祿氏頓了頓,到底是沒反駁,只問道:“你是打算回去還是請了耿夫人來?”
耿文華搖頭:“暫且沒想好,不過,我倒是想回去看看……也有好幾年沒回去了,家里說是搬家了,買了新宅子,總不能日后,想回去連家門都摸不著吧?”
鈕祜祿氏是必然要回去的,她自來和家里親厚,要不是這樣,她哪兒能養(yǎng)出這口無遮攔的性子來?
兩個人各有打算,耿文華回了玉蘭院,也只讓人開始準備節(jié)禮:“除了莊子上送來的雞鴨魚,再另外準備些貴重的,之前福晉賞賜的皮毛搬出來一箱子,還有王爺給的茶葉……”
再有就是玻璃擺件,這東西,外面多少銀子都買不到呢。這拿回去,也就是充臉面的作用。
小格格拖著自己的玩具車從外面進來,歪著頭看人收拾東西,很疑惑:“額娘又要去莊子上?這次不能不帶我,我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