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下來就兩個詞,相貌人品端正,家世清白。
胤禛畢竟是親爹,這唯一的女兒,他連撫蒙都舍不得,自然也不會給塔納挑選個不怎么樣的人家。
這些名單,不光是禮部查過,他還讓侍衛(wèi)也一一查了一遍兒。里面不光是有書生,還有武將,甚至文武雙全的,就看塔納喜歡哪一樣了。
這樣周全……耿文華也總算是有了一種另一只鞋子終于掉下來的感覺。
從塔納過了十三,她就一直在憂心塔納的婚事。
這么說吧,清朝并沒有明確的女戶這方面的律法,因為康熙年間呢,也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統(tǒng)治漢人,康熙是學(xué)了不少漢文化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什么考慮,或者是因為大清人口太多了,不用再為生育率發(fā)愁了,或者是因為這樣會給他們滿人披上一層仁義禮智的人皮,反正就對于前朝的程朱理學(xué),一方面是貫徹的更徹底,一方面是略加改動,讓這些東西更適合于清朝的統(tǒng)治。
于是,什么貞節(jié)牌坊啊,烈女傳啊,貞女傳啊,這些東西大行其道。
這導(dǎo)致了一個什么結(jié)果呢?別說是立女戶了,寡婦再嫁都成了難事兒,死了爹娘成了孤女怎么辦?趕緊找個人嫁出去。嫁了人死了男人怎么辦?守著吧。
塔納就算是公主,她不想嫁人,這事兒也有些行不通。
再者,就因為她是公主,所以她才萬萬不能不嫁人——上行下效,公主都能不嫁人,那有些勢力的人家,女兒就不嫁人,長此以往,必然是要生出來些問題的。
耿文華就總在想塔納會嫁一個什么樣的人,婚后日子會過的如何之類的。
想嘛,就是空想?,F(xiàn)在,胤禛將名單給拿過來了。
耿文華決定自己先篩選:“這個年齡是不是有些太小了?太小了怕是不太好,自己都不成熟,如何會照顧女孩子呢?這個,是不是長得太矮了些?咱們塔納穿上花盆底,都要比他高了,這站在一起能般配嗎?”
吹毛求疵。
胤禛就這么一個感覺,他能拿過來,那定然是因為他查過了,并無什么明顯的缺陷。
誰說年紀小就不會疼人的?男孩子嘛,因著要養(yǎng)家糊口,從小就讀書受教育,那娶妻了,就是長大了,怎么就不會照顧人了?
還有那給個子高矮,誰天天在家穿花盆底呢?
但他很明智的不反駁:“那這兩個就先排除了?”
“也不用,等塔納來看看,說不定塔納不喜歡個子高的呢?”耿文華猶豫了一下,還是搖頭。算了,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喜好了,她做父母的也不能總什么事情都替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