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鍘刀的事情算是已經(jīng)解決,那接下來就該考慮這個縫紉機(jī)的事情。沒有縫紉機(jī),全憑人工的話,難免是要更耗費人力的,但相對的,人力越多,成本越大。
這可不是吃人口紅利的時代,這清朝的人口雖說在歷朝歷代中算是數(shù)的上的,是一次大爆發(fā),但因著土地稀少——還是那句話,生產(chǎn)力的緣故,國土面積并不能代表生產(chǎn)面積,再加上農(nóng)耕手段比較落后,糧食也不算多,至少有六成的人口,還出于只能吃個半飽的階段。
這種情況下,你想吃人口紅利,那是不太可能的。
再者,她這流水線的衣服也并不是針對上層市場的,人家上層有自己的繡娘,自家也有針線房,為什么不穿布料更好的私人訂制,非得要穿流水線上下來的產(chǎn)品?
只這市場一條,就注定了她的衣服不可能要太高的價錢,那就必得是要在成本上有很大的空間,才能有她賺錢的余地,她賺錢了,紡織廠這個村落也才能更快的建立好,各種規(guī)章制度也才能更完善。
所以就算是現(xiàn)在沒有縫紉機(jī),以后也必須要有縫紉機(jī)。反正她記得,她小時候的縫紉機(jī)是不帶電的,就腳踩那種,頂多是上面的各種零件做出來有難度而已。
也就是她長大之后,才開始流行了電動縫紉機(jī),她看的那些視頻里,也是有不少手工繡娘播主的。
這就說明,手搓縫紉機(jī),其實是有很大的概率能做出來的。
但她不會。
她不會,她可以發(fā)懸賞令,反正她有錢,她能出得起這個價錢。
打發(fā)走了內(nèi)務(wù)府的人,耿文華就忙讓人去請了胤禛過來:“有事兒想求皇上幫忙呢。”
胤禛是抽空來的,主要是忙太久了,也想休息片刻,并不是因著耿文華有事兒就來的。
這會兒靠在軟榻上,吃著耿文華剝的葡萄,就問道:“什么事兒?”
“我想出個懸賞令,讓人幫我做個縫紉機(jī)?!惫⑽娜A開門見山,知道胤禛不明白縫紉機(jī)是什么,就又給他解釋:“就是用齒輪等東西組成一個零件,然后將縫衣針帶動起來,這零件呢,最好是用腳踩就能帶動起來的……”
她記得她小時候,奶奶就每次用縫紉機(jī),都要讓爺爺將那個帶子給拉上去。
“這樣一來就能解放雙手,雙手可以挪動布料,雙手加上雙腳,效率大大翻倍,做衣服就能縮短許多時間。”耿文華說道,胤禛不出聲。
耿文華就趴在他身邊撒嬌:“皇上也知道我一直想弄個流水線生產(chǎn),就是有人裁剪,有人鎖邊,有人縫合,有人釘扣子?!?/p>
胤禛點頭,這個事情,耿文華在他耳邊沒少念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