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把想法和王翠花說明之后,王翠花猶豫不決,沒敢馬上答應,主要是擔心自己做不好。
“做那些物件是精細活,我這粗手大腳的,萬一做壞了,虧不是耽誤事?”
這個問題,陳遠早就考慮到了。
就算是天才,新學一門手藝也不是直接就能上手的。
對此他也早有對策。
“蘇月和我說了,暖暖的棉鞋還是你給做的?!?/p>
“光是看鞋面上繡的花,誰敢說你手笨我都不答應?!?/p>
“做這些物件無非就是手熟,你先從下料、打磨開始,熟練了再做細致的部分?!?/p>
下料的難度主要是溫度控制不好,玻璃容易炸。
不過炸出來的碎片也可以打磨后做煙灰缸,再炸還能做小首飾,總之不會浪費多少材料。
王翠花聽他這樣說,多了幾分信心。
“那我就試試,做不好你再找別人?!?/p>
既然王翠花答應了,陳遠便說起工資。
“頭一個月算學徒,一天按五塊錢算,一個月就是一百五?!?/p>
“做六天休一天,或者你把這四天假湊到一起休也行,超過四天,多休一天扣五塊。”
“對了,年節(jié)、農忙,另外再放假。”
“第二個月開始,每月再給你加五十?!?/p>
鎮(zhèn)上供銷社售貨員的工資,一個月才三十多塊。
陳遠直接給王翠花翻了幾倍,慌得她連連擺手。
“哪能要這么多錢,一天給我一塊就行。”
這年頭農民家里也沒有余糧,好地都用來種糧食,才夠一家老小勉強糊口。
沒有余糧,自然養(yǎng)不起大牲口。
能來錢的道兒,除了自家養(yǎng)點雞鴨,攢些雞蛋鴨蛋,就是在院子、路邊種點菜,到鎮(zhèn)上賣幾個錢。
王翠花一個人種著二畝多地,累得一個汗珠摔八掰,一年到頭也只能剩下幾十塊錢。
在陳遠這里干活,不耽誤種地,一天還能賺一塊,一年就是三百多,她已經很知足了。
陳遠給王翠花高工資,一方面是為了報恩,另一方面也是為長遠打算。
加工這些物件沒什么技術含量,請的工人就要絕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