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站在舞臺上,眼眶通紅,他張了張嘴,卻發(fā)現(xiàn)任何語言,在這樣的奇跡面前,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他只能用力地鼓掌,將所有的贊美與敬意,都融入這掌聲之中。
評委席上,三位評委也史無前例地同時起立,為徐樂鼓掌。
這一刻,沒有評委與選手,只有對偉大音樂的共同致敬。
掌聲經(jīng)久不息,持續(xù)了足足數(shù)分鐘。
徐樂站在舞臺中央,燈光溫柔地灑在他的身上,他微微躬身,向評委席,向觀眾席,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他的表情依舊平靜,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中,卻閃爍著點點星光。
待掌聲稍歇,大衛(wèi)·福斯特看向徐樂,眼中充滿了好奇。
“徐樂,我們都很好奇。是什么樣的靈感,或者說是什么樣的契機,讓你創(chuàng)作出這樣一首格局宏大,充滿大愛的《one
world》?”
這個問題,也是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徐樂身上。
徐樂拿起麥克風,沉吟片刻,他清澈的聲音緩緩響起。
“其實,創(chuàng)作這首歌的初衷很簡單?!?/p>
他的語氣平和,如同在講述一件平常的小事。
“我曾經(jīng)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過很多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因為語言的隔閡,文化的差異,產(chǎn)生誤解,甚至是對立?!?/p>
“也看到過,因為一些偏見,一些隔閡,讓原本可以很美好的交流,變得充滿障礙。”
臺下的觀眾安靜地聆聽著,徐樂的話語,讓他們陷入了沉思。
“音樂,在我看來,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門檻的語言?!?/p>
“它能夠跨越高山大海,能夠穿透人心壁壘?!?/p>
徐樂的嘴角,帶著一絲淺淡的笑意。
“我想,如果有一首歌,能夠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同一種對美好世界的向往,對愛與和平的期盼,或許,能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那份共通的情感?!?/p>
“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仰望著同一片星空?!?/p>
“膚色不同,語言各異,文化習俗千差萬別,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成為一個命運與共的整體?!?/p>
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帶著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
“《one
world》,是希望用音樂,搭建一座小小的橋梁?!?/p>
“讓聽到這首歌的人,無論來自哪里,都能感受到,我們并不孤單,我們擁有共同的希望與夢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