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聞言不露聲色,向一直沉默的甘茂問道:“不知客卿對此事如何看?”
甘茂答道:“大王,相國所言極有道理,如今巴國就是我秦國的憂患?!?/p>
見秦王和張儀不置可否,然后頓了頓,接著道:“不過,微臣以為一個國家土地廣大,那么憂患就一定多!天下一有禍亂,大王您就割讓巴國去求和,楚國得到巴國,必定會背棄齊國與大王親善。只是,大王今天拿出巴國向楚國求和,假若天下再有什么禍亂,大玉您又拿什么去與楚國作交易呢?”
秦惠文王聽到甘茂的回答,不由自主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割地求和這種事,的確難以買來和平。魏國和韓國就經(jīng)常對秦國干這種事,但是,一旦秦國想要攻打這兩國家,根本不會管他們是不是自己的盟友,打了再說。
張儀見秦王有所意動,立即解釋道:“大王,把巴國讓給楚國,正是疲楚之策。巴國里楚國近,而離秦國遠(yuǎn)。楚國攻打巴國,利用舟船運(yùn)送兵糧,只要經(jīng)云夢大澤,就可以直達(dá)巫郡,只需要一分力,就可以造成三分威脅,而從關(guān)中到巴國,路徑遙遠(yuǎn)難行,我秦國面對楚國的一分力,則需要用五分力來應(yīng)對,才能保住巴國。”
“但是,一旦將巴國讓給楚國則不然,從巫郡到巴國,水路交通異常難行,楚國要想防守巴國,必然要積聚大量的兵糧,否則我秦國從蜀地進(jìn)攻巴地,易如反掌?!?/p>
“因?yàn)榘蛧划a(chǎn)糧,難以維持大軍的消耗,楚國每運(yùn)到巴地一分糧食,就需要消耗三到五分糧食,楚國糧食雖多,卻也難以持久?!?/p>
秦王聽張儀說完,頓時也覺得有幾分道理,難以下定決心。
樗里疾見此,向秦惠文王道:“大王,如今客卿司馬錯就在回咸陽的路上,用不了幾日就會回來,何不暫且等待一段時日,等客卿回來之后,再詳細(xì)咨詢巴楚兩地的形勢,決定巴國是否讓給楚國?!?/p>
秦王聞言道:“右更所言有理,那么我們就等待一些時日吧?!?/p>
秦國上下暫時沒有割地的打算,司馬錯也不知道石孟時候回來,張儀不得已下,用出了急智,從馬車上下來的時候,整個人掉了下去,自稱摔斷了腿。
楚國使者逢候丑見此,只能自行去求見秦王,要求秦國放開巴國的防御,讓楚國的軍隊(duì)送巴王的弟弟回國。
結(jié)果秦惠王以此事是張儀答應(yīng)的借口,讓逢候丑去找張儀。
張儀摔斷了腿,閉門謝客,不見賓客。
逢候丑一連兩日,無法見到張儀,只得一邊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zhǔn)備,一邊派人回國匯報(bào)秦國的變故。
而另一邊,楚國與齊國絕交,并且秦楚講和的消息傳到其他各國,趙魏兩國的上層撫掌相慶,心中的巨石終于落下,開始準(zhǔn)備等秦國援軍到來后,全方位用武力支持燕國復(fù)國。
魏國大梁。
此時昭陽從楚國派出的信使,在魏國的都城大梁找到昭滑。
信使對昭滑道:“大王有令,楚國正式與齊國絕交,大夫你在魏國的使命已經(jīng)結(jié)束,這是令尹交給你的信?!?/p>
昭滑接過信使遞過來的用蠟封住的盒子,向信使問道:“我們楚國和齊國絕交一事是怎么回事。”
信使回答:“不久前,秦國相國張儀來訪,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請我們楚國與齊國絕交,大王和令尹已經(jīng)答應(yīng)秦國張儀,以送巴王之弟回國的條件,正式與秦國講和,與齊國絕交?!?/p>
昭滑立即會意,如今楚國與齊國已經(jīng)絕交,那么他繼續(xù)留在魏國替楚國周旋的事,已經(jīng)沒有多大用處,使命算是正式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