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姜林的考驗,周文淵侃侃而談:
“上策:依附一方強權。比如……大玄北境邊軍!”
“邊軍常年駐守苦寒之地,糧餉時有短缺,尤其食鹽更是剛需。”
“若能以此精鹽為敲門磚,暗中與邊軍某位實權將領達成交易,由其庇護,則安全性最高,渠道也最穩(wěn)。”
“然此策風險亦極大!鹽利太大,對方若起貪念,恐有被吞并甚至滅口之禍!”
“且邊軍內(nèi)部派系復雜,一旦卷入,后患無窮?!?/p>
頓了片刻,周文淵繼續(xù)說道:
“中策:另辟蹊徑,組建商隊,行銷北戎!”
“北狄諸部缺鹽更甚,對此等精鹽必趨之若鶩??山柽吘迟Q(mào)易之便,以商隊名義少量多次輸出,利潤極高。”
“此策優(yōu)點是遠離大玄官府核心區(qū)域,不易被察覺?!?/p>
“但缺點同樣明顯:長途走私,風險巨大,易被馬賊、甚至北狄部落黑吃黑;”
“且一旦規(guī)模做大,必會引起邊軍注意,扣上‘資敵’重罪,殺身之禍頃刻便至!”
周文淵暗自看了一下姜林的臉色,見其不悲不喜,只能繼續(xù)說道:
“下策:化鹽為無形,以咸菜為殼?!?/p>
“我們可于寨中或隱蔽處設立工坊,將鹽用于腌制咸菜、醬料,如豆干、蘿卜、野菜等,然后將咸菜銷往各處城鎮(zhèn)。”
“此策優(yōu)點在于安全隱蔽,不易被官府直接盯上,但缺點也顯著,需要大量人手種植、采集、腌制;”
“其利潤遠低于直接售鹽,且銷售周期長,難以快速積累大量財富。”
周文淵說完,再次躬身:
“三策各有利弊,如何取舍,請二當家定奪!”
姜林聽完,沉默不語,手指敲擊扶手的速度慢了下來,顯然在權衡利弊。
蘇紅袖有些詫異的看著周文淵,這就是讀書人嗎?
轉瞬就能想出計策,還分上中下,這也太厲害了吧?
不過還是我的夫君厲害,這樣厲害的人都主動來投!
蘇紅袖側頭看向姜林,眼眸流轉。
姜林感受到了蘇紅袖火熱的目光,頓時嚇了一跳,連忙使了個眼色。
“這還有人呢,等晚上再說!”
隨后,姜林連忙對周文淵說道:
“依附強權,寄人籬下,非我所愿。行商北戎,風險過大,且資敵之名,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