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思的葬禮跟其他大臣相比,多少有些寒酸。不是說葬禮的規(guī)模,而是說到場的官員數(shù)量。畢竟錦衣衛(wèi)屬于保密職位,李三思又常年陪在皇上身邊,很少和朝中大臣有私交,畢竟按照律令,錦衣衛(wèi)也不得在私下里結(jié)識朝中官員,要不然如果皇帝真要查辦誰,逮捕誰,那錦衣衛(wèi)一通信,行動便會泄露。
當然,朝中大臣當然也不愿意和錦衣衛(wèi)為伍,在他們看來,錦衣衛(wèi)不過是皇帝的鷹犬,專門監(jiān)察和迫害官員的。他們平日里也巴不得敬而遠之,所以李三思的葬禮,除了自己家里的親戚,就只有寥寥數(shù)十名大臣到場,他們也都是看在朱標的面子上,畢竟李三思可是朱標的心腹。而錦衣衛(wèi)們,除了指揮使和統(tǒng)領之類的官員,其余眾人為了保密,也都無法到場,這才導致李三思的葬禮,看上去十分寒酸。
朱標沒有虧待這個老伙計,李三思過世后,他也馬上降下圣旨,封李三思為密安侯,意為秘密守護皇家和大明。這也算是開創(chuàng)了一個先河,畢竟之前的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并沒有封侯拜相的,甚至是連善終都難。朝中大臣也有不少人提出異議,他們覺得李三思乃是草根出身,一輩子也只是錦衣衛(wèi)。以前封侯封爵的人,大多數(shù)都是跟朱元璋打天下,或者是在軍事行動上有巨大功勞的人,而李三思,這一輩子也不過就是做了錦衣衛(wèi),給他封侯,確實讓人很難服氣。
對此,朱標就說了一句話。
“倘若有人能陪伴皇帝六十載,數(shù)次舍生忘死地護衛(wèi)朕,那朕也可以封他為侯爵?!?/p>
此話一出,那些吵嚷的大臣們也閉了嘴。畢竟光是陪伴皇帝六十載,就已經(jīng)是很難的了,更別說李三思還數(shù)次護衛(wèi)朱標于危難之際。他的功勞,朱標沒辦法言明,但是在朱標心里,他的功勞絕對不亞于那些朝中的老臣。畢竟忠誠,最簡單,同時也是最難的。
這一次,朱標沒有派太子朱雄英為他扶靈,而是派出了皇太孫朱文培。一向好動的他,也沉默了下來,恭恭敬敬地送這位錦衣衛(wèi)老人最后一程。
當送葬隊伍來到北平城中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有很多人都在盯著他們,有賣菜的、開店的、還有許多市井小民。他們放下了手里的活計,一聲不吭,就這樣目送著送葬隊伍。
當李三思的棺槨入土為安,那些親戚和大臣們也是一陣寒暄,然后紛紛離去。只留下李盡忠一個人,在墳前默默燒著紙錢。
而這時候,許許多多身著黑衣,蒙著面的人紛紛來到李三思的墓前,沉默不語。李盡忠也呆滯了,就連他也不知道這些人是誰。
“你們是?”
等所有人站成一個方陣之后,為首的人上前回答道。
“我們是北平的錦衣衛(wèi)代表,來送密安侯最后一程?!?/p>
“我們是應天的錦衣衛(wèi)代表?!?/p>
“我們是直隸的錦衣衛(wèi)代表?!?/p>
“我們是山東的,我們這些人,都是密安侯一手帶出來的?!?/p>
李盡忠有些呆滯,隨后厲聲呵斥道。
“我沒有下過命令!誰讓你們來的?”
“都指揮使您請息怒,是皇上他老人家吩咐的。”
“皇上?”
為首的錦衣衛(wèi)點了點頭。
“李大人培養(yǎng)了這么多錦衣衛(wèi),五湖四海都是他的門生。我們當然也想要來送他最后一程,但是您知道的,身為錦衣衛(wèi)職責在身,不能擅自離開。但是皇上他老人家下了令,允許我們派出代表來祭典密安侯,我們得到消息之后,就馬不停蹄地來了。我們其中很多人都是暗樁,為了不暴露身份,只好做這樣的打扮?!?/p>
“可是皇上為什么會……”
“是的,錦衣衛(wèi)的情報傳遞不允許傳其他消息,但是皇上他老人家說,就這一次,也無妨?!?/p>
一向冷酷的李盡忠也忍不住落淚,他撫摸著李三思的墓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