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鋼廠?這四合院又是何許地也?
我,楊建國,竟穿越成了一名廚師?
名字未改,還算順心。
二十六歲的我,竟已離異?
腦海中涌動的記憶,令楊建國心生苦楚。
一番梳理,終明所以。
我,楊建國,軋鋼廠二食堂掌勺大廚,月薪三十五塊五。
三日之前,我與妻子勞燕分飛,皆因她心懷郁結(jié),借酒澆愁,不幸離世。
前身懵懂,而我,楊建國,借由前身記憶,洞悉一切。
妻子親手編織的圍脖,竟纏繞于傻柱頸間,日日不離。
原是聾老太言其畏寒,妻子好心編織相贈。
孰料,這圍脖竟鬼使神差地出現(xiàn)在了傻柱的脖子上。
平日里風言風語,加之對四合院故事的耳濡目染,我恍然大悟。
聾老太,正是她,暗中挑撥了我與妻子的關(guān)系,致使我們分道揚鑣。
前妻,竟成了聾老太眼中的獵物,意欲促成她與傻柱的好事。
然而,聾老太此番算計,終究落空。
前妻離婚后,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院子與京城,沒給聾老太留下施展鎖門神技的機會。
原本打算用在婁曉娥身上的那套手段——背后說壞話、借送東西給傻柱制造曖昧——卻意外地用在了前妻身上。
那套手段包括在背后說壞話以破壞夫妻關(guān)系,同時借由稱贊傻柱來形成對比;再就是要東西送給傻柱,以此制造曖昧氛圍,就像婁曉娥送鞋子給傻柱那樣。
前妻親手織的圍脖,其作用比起婁曉娥買的鞋子更為顯著。
但前妻并不愚蠢,早已察覺到傻柱與秦淮茹之間的關(guān)系,所以離婚后直接離去,這讓聾老太的計劃落空。
楊建國想到前身的生活狀況,不禁自言自語:“這穿越了,總得有個金手指吧?”前身的月工資三十五塊五,在這個時代還算不錯,但由于喜好美食,也沒攢下什么錢。
楊建國深知這個時代的艱辛,沒有金手指恐怕難以度日。
他心中默念:“外掛……簽到系統(tǒng)……隨身農(nóng)場……你倒是來啊!”然而,等了幾分鐘,什么也沒有發(fā)生,楊建國一臉失望。
這樣的日子該怎么過?難道真要在這個時代吃糠咽菜?盡管楊建國是軋鋼廠二食堂的廚師,但那里的伙食并不好。
二食堂是純粹的工人食堂,與院子里另一位廚師傻柱所在的一食堂截然不同。
一食堂實際上是機關(guān)食堂,服務于廠領導層,有小灶可以享用。
一食堂之所以也接待工人,是因為那個時代工廠里不允許有專門服務領導的食堂存在,所以它只供應少數(shù)車間工人就餐,每天飯點也僅有幾百工人前來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