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的功效,雖然沒有傳說中被吹捧的神乎其神,但吹牛也得有根據,本身價值確實很高。
但這些都僅限于野山參,人工飼養(yǎng)的那些,可就差得太遠了,空有其形而沒有其效。
很多人對于人參都有一個誤區(qū),就是覺得這東西跟妖怪一樣,年份越久越厲害,怎么可能會死掉呢?
殊不知的它本身就是一種植物,也會被蟲吃鼠咬,更會在泥土中腐爛敗壞。
老楊頭其實保護的還是很小心的,將這株野山參連同本身生長的土壤一同挖了回來,可以說將現有條件維持到了最佳。
奈何他并不懂如何保養(yǎng),和養(yǎng)花養(yǎng)草一樣澆點水可不行。
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那就是土壤以及空氣的濕度,周遭的溫度都有極大的影響。
面對老楊頭那熾熱之中,又略帶不舍的眼神。
邵北面無表情的將花盆接過,小心的撩撥上面那根枯草一樣的葉子,手指輕輕靠近根部,撥開那一層土壤。
如果根莖位置出現了腐爛,那這株野山參也就廢了。反之,還有補救的希望。
好在肉眼所見,根莖只是表面發(fā)黑,靠近內部的地方,還保留著生機。
收回手,將指間留存的土壤湊到鼻尖小心聞了聞。
并沒有腐臭的位置,只是一些泥土自帶的土腥氣。
從這兩點上足以判斷,這株野山參還是活的,雖說土壤中的養(yǎng)分已然不足,但還沒有到壞死的地步。
簡單的幾個小動作,讓眾人都陷入了疑惑之中。
在他們眼中,這個小后生也沒多大歲數,難道還能有經驗分辨野山參的死活不成?
“大爺,你確定要用這株野山參跟我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