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物資匱乏的年代,除卻一些富人擁有享受美食的權(quán)利,底層人根本就不在乎什么滋味,只需求溫飽。
自古以來,很多小吃的誕生,就是低成本味道好,才會風(fēng)靡大江南北。
當(dāng)下,很多吃法都沒有被開發(fā)出來,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啊!
隨著開關(guān)被打開,邵北的腦海中思如泉涌,一發(fā)不可收拾。
諸多后世的小吃做法,在腦海中不斷的翻涌滾動,眨眼間就出現(xiàn)了不下于幾十種。
方法雖然多,但最主要的是選擇出一種適合當(dāng)下的人消費的東西。
便宜實惠,還能量大賣的多。
邵北思來想去,最終將目光從山上挪到了山下。
其實山里的野菜是相當(dāng)多的,奈何這場饑荒的席卷之下,基本上都被人給采摘光了。
唯一不被人所看關(guān)注的,就是山腳下的河流。
小魚小蝦捕撈的人也不少,偏偏他們對田螺沒幾分興趣。
很多時候即便是打撈上來了,也隨手給扔了。
說白了,這種東西用土話來說,就是天生自帶一股子土腥氣。
沒有適當(dāng)?shù)呐腼兎绞剑蜔o法祛除田螺的土腥味,自然也難以入下咽。
如今家家戶戶有點錢都想著買糧食,根本沒人舍得花錢去買調(diào)味品,就連炒菜都舍不得多放幾滴油。
要想燒制田螺,配料和油是必不可少的。算下來成本已經(jīng)超過了食材本身。這也是它不受歡迎的最大原因。
但是在邵北的眼中,事實情況卻截然相反。
只要做的量大,配料和油的消耗就成倍下降。因為一鍋油能反復(fù)使用,而并非出一鍋就報廢。
只可惜現(xiàn)如今的秋冬季節(jié),不然還能抓一些黃鱔泥鰍,能做的東西就更多了。
沒有絲毫遲疑,邵北當(dāng)即將上次做竹弓剩下的材料給拿了出來,開始編織竹簍。
忙活到半夜,總算是做成了一個,大約五十斤容量。
而后才簡單洗漱一番,上床睡覺。
第二天一早,邵北便將賴子頭和二狗叫了過來,三人一同去了小河邊,開始捉田螺。
嘴上說的是小河,其實就是山泉水沖刷出來的一條略寬的水溝。
水流清澈,底下卻是泥沙和泥土各占一半。
田螺生存的環(huán)境,是必須有泥土的。如果是上次抓熊瞎子的那種純沙石河床的河流,想抓也是白瞎。
“邵北哥,咱們一大早抓田螺干啥,這玩意兒咱家的雞鴨都懶得吃。”
二狗一臉的嫌棄,以前他也抓過不少,回去丟在圈里頭,頂多也就鴨子偶爾吃幾個。
“不懂別問,聽邵北哥的先干活?!辟囎宇^不滿的瞪了他一眼,已經(jīng)開始脫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