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輿論漸漸分成兩派,一派稱贊合碩公主為民除害,是女中豪杰。
另一派則擔(dān)憂此舉會引發(fā)戰(zhàn)爭,讓百姓陷入水深火熱。
街頭巷尾,人們見面不再談?wù)摬衩子望},而是爭論著這件事的對錯和未來的走向。
匈奴王子的營帳外,守衛(wèi)比往日多了數(shù)倍。
王子的慘叫聲時不時傳出,聽得人心驚膽戰(zhàn)。
匈奴國師站在帳外,望著臨安城的方向,眼中滿是陰狠。
他知道,這一槍不僅傷了王子的身體,更傷了匈奴的顏面,這場仗,非打不可了。
而這一切,都隨著風(fēng),悄悄傳入了金鑾殿,讓本就爭論不休的朝堂,更添了幾分凝重。
皇帝望著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清楚,這場由一槍引發(fā)的風(fēng)波,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他的掌控。
退朝的鐘聲在紫禁城上空回蕩,沉悶得像一塊浸了水的棉絮。
王建國剛走出太和殿的丹陛,就被總管太監(jiān)攔住了去路。
“鎮(zhèn)國公留步,陛下有請?!?/p>
老太監(jiān)的聲音尖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建國心中一動,轉(zhuǎn)身跟著太監(jiān)穿過一道道朱紅宮墻。
宮道兩旁的松柏在暮色中像沉默的武士,投下斑駁的影子。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混合著雨后泥土的腥氣,讓人莫名的煩躁。
來到御書房外,王建國整理了一下衣襟,深吸了一口氣。
總管太監(jiān)先進去稟報,片刻后出來示意他可以進去。
御書房內(nèi),燭火搖曳,映照著皇帝那張蒼老而疲憊的臉。
皇帝正坐在龍椅上,手里拿著一本奏折,卻久久沒有翻動。
看到王建國進來,他放下奏折,指了指旁邊的椅子:“坐吧?!?/p>
王建國依言坐下,心中卻在猜測皇帝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