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要做的事情很簡單。
那就是制糖!
更準確地說,是制作白砂糖。
糖,在如今的大唐絕對是高檔商品,是富豪權(quán)貴才能吃得起的食物。
根據(jù)他昨天在東市打探得到的信息,現(xiàn)在大唐一斤蔗糖(紅糖與黑糖)要賣60文,這個價格真心貴。
要知道,此時長安城的米價,每斤才125文左右。
所以說,糖就不是普通人能惦記的東西。
對于這種情況,李逸是喜聞樂見的。
他沒有高尚的情操要把糖的價格打下去。
在他看來,糖的價格是越貴越好。
能花60文買一斤糖的人,不會在意多花點錢買更好的糖。
而他現(xiàn)在要制作的白砂糖,無論是顏值和味道,都能夠碾壓大唐目前的紅糖。
自然而然,價格也要高很多。
李逸已經(jīng)計劃好了,先弄出一斤白砂糖,然后當做樣品拿去跟糖肆談生意,先收定金再發(fā)貨。
這樣一來,他就有足夠多的錢去買更多甘蔗,從而招募人手,制作出更多白砂糖。
沒辦法,誰讓前身是個窮鬼,沒有給他攢下足夠原始資金,逼得他只能去忽悠別人先款后貨。
不過,李逸覺得這也不是什么大問題。
白砂糖放在這個大唐,那就是降維打擊,他相信一定會有糖肆同意先掏定金的。
畢竟,這東西是他獨家壟斷,其他人都制作不出來,典型的賣方市場。
按照原本的歷史進程,得等到明朝嘉靖年間,才有白砂糖。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黃泥水淋脫色法這一制白砂糖的方法,才得到最終完善并廣泛運用。
而黃泥水淋脫色法,也是今天李逸要使用的方法。
在近代工業(yè)制糖化學脫色之前,這種手工制糖脫色的技術(shù),就是最好的辦法。
雖然李逸本身就知道黃泥水淋脫色法,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還是打開ai核對了一下步驟。
先將大量甘蔗榨成汁,最好反復(fù)壓榨三次。
然后把甘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黃黑色的糖漿,等待其凝結(jié)成黑砂糖。
接著,用黃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從漏斗流入下面,漏斗中留下白霜,這就是最早的白砂糖。
核對完成之后,李逸開始實際操作。
時間一點點過去,忙碌一個上午之后,李逸終于把昨日買回來的十斤甘蔗都煉制成了白砂糖。
“呼!可真累?。 ?/p>
李逸坐在小凳子上,呼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