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子剛恢復寧靜不久,門外再次傳來腳步聲。
陸宣以為又是哪個好事兒的街坊,想來勸他幾句,并未抬頭。
然而,來者卻在門口停步,沒有立刻進來。
“請問,此處可是‘官造陸氏’的傳人,陸宣先生?”
聲音很年輕,但因為悲傷而略帶沙啞,語氣中帶著詢問,卻沒有絲毫下人般的謙卑,是一種平等的、尋求確認的姿態(tài)。
陸宣抬起眼。
門口站著一個青年。二十歲出頭的年紀,身形挺拔,面容清俊。他穿著一身洗得發(fā)白的素色孝服,雖然布料普通,但漿洗得一絲不茍,沒有一絲褶皺。他的眼睛里布滿了血絲,顯然是多日未曾好眠,眉宇間凝著一股化不開的悲傷,但他的腰背,卻依舊挺得筆直,帶著讀書人特有的那份風骨。
在他身后,還站著一位年紀稍長的老仆,同樣身著素服,低著頭神情肅穆。
陸宣的目光,在年輕人身上停頓了一下。
他認得這個人。
或者說,這幾天整個長安城,沒幾個人不認得他。
當朝太傅、文壇領袖王宗望的長子,以孝廉仁厚著稱的王景。
“是我?!标懶酒鹕恚瑢χ鴣砣宋⑽㈩h首,“王公子,請進?!?/p>
王景走了進來,他身后的老仆福伯,則習慣性地打量著這間鋪子,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這地方,比他想象的,要簡陋太多。
王景的目光,卻與他截然不同。
他的視線,只是在那幾件擺在外面的、尋常的紙人紙馬上一掃而過,隨即,就被墻上那些,掛著的,精細絕倫的圖譜,給牢牢地吸引住了。
他的腳步,甚至不由自主地,走向了那面墻。
墻上,掛著十幾幅圖。
其中一幅,畫的是兩位頂天立地的門神。神將身披重甲,怒目圓睜,手持戰(zhàn)斧與寶劍。但這幅圖,與市面上那些,只求兇惡的門神畫,完全不同。
它的旁邊,用極其細密的蠅頭小楷,標注著,上百條注釋。
“……神荼、郁壘二神君,其神性之本,在于‘正陽’,而非‘兇煞’。故,其形貌,當威儀,而非猙獰。眼神,當有怒火,而非殺氣……”
“……其所持之斧,刃口角度,當為三十七度?!?/p>
“……其甲胄,共三百六十一片,對應周天之數(shù)。每一片甲葉的‘受力結構’,都必須,精準無誤。否則‘正陽之氣’,無法流轉周身,形同廢鐵?!?/p>
另一幅,則更讓王景震驚。
那是一座,九層寶塔的,橫向剖面圖。
其內部,復雜的結構,如同人體的經(jīng)絡骨骼,清晰可見。每一根橫梁,每一根立柱,其長短,粗細,角度,都被用一種,他看不懂的卻又充滿了數(shù)字符號,標注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