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月高懸。
高達四丈的三陽關(guān)猶如一把巨劍橫插在山谷之中,雄渾又銳利,讓人望而生畏。
斑駁的墻面上隱隱有暗紅涌動,似乎還在訴說著一百多年前那場大戰(zhàn)有多么殘酷。
兩側(cè)層巒疊嶂,險峰如刃,高不可攀。
趙安率著大軍趕到谷口時,看著最多只能并行四輛馬車的通道,微微皺了下眉頭。
它雖然算不上羊腸小道,但也不寬。
大型的攻城器械,諸如拋石機和臨沖呂公車不宜使用,太擠占空間了。
他也沒帶。
這次他攜帶的主要是弩炮、床弩、云梯、神臂弓,還有一樣秘密武器。
攻打這種險關(guān),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趁著他們過節(jié)搞偷襲,已經(jīng)算是捷徑了。
想要輕而易舉地拿下,根本不現(xiàn)實。
據(jù)他所知,韃靼在三陽關(guān)的兵力常年保持在三萬左右。
西戎已經(jīng)不知道多久沒有攻打過三陽關(guān),甚至連這想法都很難生出了,他們還是十年如一日地這么做,足見有多重視這座關(guān)隘。
其實他也不知道上元節(jié)能夠讓他們的防守松懈多少。
但這確實是近來最好的時機了。
而且國主也是難得拿出了畢其功于一役的決心。
錯過這樣的機會,接下來一旦和冒衍王正式開戰(zhàn),那便不會再有了……
西戎眾將僅是看著幽深的山谷都覺得脊背發(fā)涼。
這這這……
真能打下來嗎?
他們沒這信心!
趙安借道西戎,翻白山、穿沙漠、直搗高城的事在西戎被傳得神乎其神。
他們都知道,也覺得趙安用兵鬼神莫測,很不簡單。
只是攻打三陽關(guān)比奪取高城不知道難了多少倍。
眼下也沒有什么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