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軍情六處。
梅娃小組的追查終于有了突破。
順著那支古董毛瑟步槍的線索,他們追蹤到了一位私人收藏家。在側(cè)寫專家的引導下,收藏家詳細描述了買家的外貌特征,一幅精準的嫌疑人畫像成形。
梅娃雙臂交叉站在情報墻前,目光掃過密密麻麻的案件資料。整面墻被分割成數(shù)個區(qū)塊,每個案件都配有相應的嫌疑人側(cè)寫。
美國商人遇刺案中,監(jiān)控拍到的頭發(fā)斑白的老人;古董槍支交易,買家偽裝成愛爾蘭鄉(xiāng)紳的模樣,又化身成瑞典軍事歷史學家;艾略特金融公司失竊案中,監(jiān)控捕捉到的則是通緝犯的樣貌。
每一張畫像都截然不同,發(fā)色、瞳色、身高、體型,甚至是聲線。β就像個千面人,每次出現(xiàn)在公開場合時都戴著完美無缺的面具。
梅娃的目光在滿墻的畫像間來回游移,眉頭漸漸擰成一個死結(jié)。
那些截然不同的面孔在無聲地嘲笑著軍情六處的情報網(wǎng)絡。
她坐在轉(zhuǎn)椅上,將臉深深埋進雙臂之間。辦公桌上的咖啡早已冷透,杯壁上凝結(jié)的水珠滴落在堆積如山的檔案上。
這是情報工作最困難的局面,他們掌握的所有關于β的資料都無用。側(cè)寫團隊根據(jù)行為特征和心理分析繪制的每一張“真實樣貌“圖,最終都被證明只是“可能是這樣”。
那個幽靈般的殺手,每次出現(xiàn)都帶著完美無缺的新身份,連最細微的肌肉記憶和微表情都天衣無縫。
梅娃抬起頭,眼底布滿血絲。
墻上的畫像在熒光燈下泛著白光,那些虛假的面孔仿佛在異口同聲地說:你們永遠抓不到我。
梅娃修長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拋出一個問題:“你覺得艾略特為什么敢賴賬?“
副手放下咖啡杯,瓷杯與玻璃桌面碰撞出清脆的聲響:“或許這位總警司的公子覺得,區(qū)區(qū)一個殺手在他眼里不過是個賤民?“
他聳了聳肩:“畢竟他父親掌控著整個倫敦警界,所以覺得殺手不敢把他怎么樣?“
梅娃緩緩搖頭,指尖沾著咖啡杯外壁的水珠,在桌面上劃出一道水痕:“太牽強了。“
她站起身,走到窗前,倫敦的雨幕在玻璃上蜿蜒流淌:“一個總警司的兒子,會蠢到用這種理由賭命?“
雨水的反光在她臉上投下斑駁的陰影:“除非他確信那個殺手永遠不會來找他討債。“
-----
多伊爾的目光刮過電腦屏幕,泛著藍光的銀行記錄在他瞳孔中跳動。
他抓起手機,手指幾乎要按碎按鍵,撥通了一個號碼。
“告訴我。“他的聲音是從齒縫間擠出來的:“你們什么時候把尾款打到艾略特賬戶的?“
電腦屏幕的冷光映在他鐵青的臉上:“你們到底有沒有明確告訴艾略特,殺手的尾款還沒結(jié)清?有沒有向他保證能解決掉那個殺手?“
聽筒里傳來窒息的沉默。辦公室墻壁上的鐘表秒針,滴答滴答走過整整一圈,電話突然被掛斷,只剩下急促的忙音在空曠的辦公室里回蕩。
多伊爾盯著黑下去的手機屏幕,真相如同一條毒蛇般在他胃里翻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