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之后,便是百官朝賀。
以內(nèi)閣次輔盧文俊為首的京中百官,率先出列,跪倒在地。
盧文俊手捧賀表,用一種洪亮而又富有感染力的聲音,高聲誦道:
“陛下圣明,承天景命!自攝政以來,撥亂反正,澄清吏治,使得國泰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此乃上天之所眷,萬民之所仰!臣等,為我大景能有陛下這等千古明君,不勝歡欣鼓舞!”
他話音剛落,吏部侍郎張承便立刻上前一步,用一種更加夸張、更加激動(dòng)地語調(diào),補(bǔ)充道:
“盧大人所言極是!然猶未盡!想我大景先前,內(nèi)憂外患,戰(zhàn)火紛飛,大廈將傾!正是陛下您以女子之身,行雷霆手段,鎮(zhèn)國安邦,方有今日之盛世??!若無陛下,我等今日,恐怕早已是亡國之奴!陛下之功,豈是‘圣明’二字可以概括?依臣看,當(dāng)比上古三皇,更勝五帝!”
這番話,直接將蘇清瑤捧到了一個(gè)前所未有的高度,無恥到了極點(diǎn)。
戶部尚書錢德光的侄子,錢謙,也不甘落后,他擠上前來,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容,聲音尖厲地說道:
“張大人說的是功!下官要說的,是德!陛下不僅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更有菩薩心腸之德啊!前幾日,那麒麟閣毒殺人命,陛下您心懷仁慈,并未立刻降罪,而是準(zhǔn)許其查明真相,此等胸襟,此等仁德,簡直是光昭日月,萬古流芳!這天下,能得陛下為君,實(shí)乃我等萬民,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他竟是將前幾日那場讓皇室顏面盡失的鬧劇,硬生生說成了女帝“仁德”的體現(xiàn),顛倒黑白之功力,令人嘆為-觀止。
“陛下之功,可比上古三皇!”
“陛下之德,可昭日月同輝!”
“有陛下在,乃是我大景之福,萬民之福??!”
一時(shí)間,盧家一黨的文臣們,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用盡了畢生所學(xué),將各種肉麻、無恥的吹捧之詞,如潮水般涌向蘇清瑤。
蘇清瑤聽得心花怒放,飄飄然欲仙,臉上露出了無比滿足的笑容。她感覺自己,就是這天地間,獨(dú)一無二的、最偉大的存在。
她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所有人都匍匐在她腳下,對她頂禮膜拜的感覺!
京官朝賀完畢,按照流程,接下來,該輪到來自各省的總督、巡撫,派代表宣讀賀表了。
禮部尚書高聲唱喏:“宣,北方三省總督,宣讀賀表!”
然而,他話音落下,廣場上卻是一片死寂。
沒有代表出列。
禮部尚書一愣,以為自己聲音小了,又扯著嗓子,高聲喊了一遍:“宣!北方三省總督,宣讀賀表!”
廣場上,依舊是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面面相覷,臉上寫滿了錯(cuò)愕。這是怎么回事?北方三省的總督,竟然……集體缺席了這場關(guān)乎國本的登基大典?!
蘇清瑤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她鳳目圓睜,一股不祥的預(yù)感,瞬間籠罩了她的心頭!
她死死地盯著臺(tái)下的禮部尚書,聲音冰冷地質(zhì)問道:“怎么回事?!北方三省的人呢?!”
“臣……臣不知啊!”禮部尚書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跪倒在地,“臣……臣派去宣旨的信使,至今……未歸??!”
就在這時(shí),一名禁軍統(tǒng)領(lǐng),慌慌張張地從外面跑了進(jìn)來,他跪倒在地,聲音都在顫抖:“啟稟陛下!宮門外,有……有三名信使求見!他們自稱,是……是奉北方三省總督之命,前來……前來向陛下傳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