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李宅后院的池塘映出一輪圓月,被時而游動的錦鯉攪得顫抖。
池塘被一條石子路破開,沿路向里是一座嶙峋的假山,山頂落著一座亭子,若是白天在這亭子上下棋、品茶、賞景,必定別有一番風味。
假山下有空腔,可以穿梭行人,從石子路一頭進入,轉(zhuǎn)幾個彎便可從另一頭走出。
此時李宅仆從們已經(jīng)收拾好了晚飯所用的鍋碗瓢盆,宅院進入了安靜的休息時刻,偶爾傳來幾句閑聊的人聲和零碎的物品碰撞聲。
就在這幾乎不見人跡的后院,忽然兩個白影飄過,風吹得那兩片輕紗衣擺如煙如霞,一晃眼就已翩翩落入假山的洞內(nèi),隱去蹤跡。
在洞中彎來繞去地摸索了良久,楊婉笙輕聲道:“在這里。
”她搬開一塊長而扁平地石頭,這塊石頭比起其它都要光滑且一塵不染,一看便是常有人搬動。
石頭背后露出一條窄縫,大小堪堪能進一人,縫中一片漆黑,看來得深入才能知曉其中樣貌。
楊婉笙很難得一見的沒有戴任何頭飾,南江寧也同樣很難得一見的穿了白衣。
二人依次進入縫隙,里面是一條長長的窄道,黑暗盡頭能看見一絲光亮。
窄道兩側(cè)的石壁光滑,摸著石壁前行,光亮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走到盡頭后一片豁然開朗,是一間開闊的石室,四周石壁規(guī)律的鑲嵌著數(shù)十上百的夜明珠,個個如拳頭般大小,將整個石室照得極亮。
石室中間交叉地擺放著幾排黃花梨木架,木架上有雕工細膩的各種祥紋,尤其是上面幾個鏤空紋路的木框,如屏風似半遮半掩著后面的擺放之物,配合那精細的團花紋樣,更有觸不可及的富貴之象。
而這本已價值連城的木架上,擺放之物更為精美,有鑲金白玉碗、琉璃石熏爐、纏枝紋鎏金鼎、翡翠荷葉杯等等。
隨著腳步的移動,這些精美之物的光澤亦不斷閃動,整個石室流光溢彩,竟真是個藏寶室。
不,眼前這個藏寶室可能只是最表面的一層。
二人心照不宣,繞過幾排木架,摸索著洞壁可能會出現(xiàn)的機關。
如此建在宅院中的密室,機關應是不復雜的,二人都很肯定李善明做不出復雜的東西。
幾番觀察后,已經(jīng)幾乎確定。
地上有木架來回移動的劃痕,木架之中擺放著一個與石壁上相同的夜明珠,而石壁上的夜明珠以波紋的形式上下起伏的排列,每一個起伏之上都有一個空的可以放置夜明珠的洞坑,這些應該就是打開下一個密室的機關。
楊婉笙沿著石壁上的洞坑一個個查驗,南江寧拿起木架上的夜明珠把玩著,看著滿石室的夜明珠不禁嘆道,李老爺真是富貴也哉。
楊婉笙停在了一處洞坑前,道:“這個。
”南江寧便上前將夜明珠放置其上,隨即,木架響動,向兩側(cè)滑動靠與兩邊,露出中間一片空地。
伴著石頭間“隆隆”的摩擦聲,地面的石板滑開,一個下行的空間出現(xiàn)在眼前。
二人對視一眼,整理了下衣服和身側(cè)的佩劍,便依次而下。
這個夜明珠機關與進來時的入口同理,都不用思考其中規(guī)律,只需查出哪個洞坑最光滑,便能知道是最為常用的機關所在了。
走下去后,撲面而來的潮shi氣味讓楊婉笙略微窒息,這里的空間比上面大很多卻又陰暗很多,寥寥的四五盞燭燈已經(jīng)快要燃燒殆盡,前方的空地在昏黃燭光下映出條條鐵欄桿,影子被拉得細長。
幾條影子有些扭曲,應是打在了某個物體上,或者說是某個人身上。
這是地牢,楊婉笙想。
四面八方不知道從那些裂縫中滲進來的涼風吹得她一抖,讓她回想到了一段地牢中的記憶,她拉了拉南江寧的衣角,她想問,難道地牢都這么相像的嗎。
但馬上她就覺得這個感慨好像不那么合時宜,而且想來南江寧也應該沒什么與地牢有關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