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村,蕭墨的院落。
參加鄉(xiāng)試回來的蕭墨正在和村長一起泡茶。
白如雪回村之后,就先回山上看自己的妹妹去了。
不過中午和晚上,白如雪依舊會下山給蕭墨做飯洗衣服。
“你說策論的最后一題是討論藩王?”
村長喝了一杯茶,語氣有些驚訝。
“是的?!笔捘c了點頭。
“如今藩王確實權(quán)力很大,手中還有兵權(quán),雖然我只是一個老秀才,但也聽說朝堂之上削藩的聲音很大。
雖然策論最后一題說是討論藩王,但是個人都知道政治正確是削藩。
這一次最后一題,等于把藩王的事情直接明牌了出來,看來陛下真的是想動手了啊。”
蕭墨笑了一笑:“這次參加鄉(xiāng)試的士子,誰敢不寫削藩?當(dāng)今圣上怕不是也要借這次士子的‘呼聲’故意給那些藩王壓力?!?/p>
村長也是一笑:“一年前,陛下御駕親征,平定了七王之亂,藩王的實力被削弱了不少,再加上陛下如今龍威正盛,朝堂的軍力士氣相比于各地藩王具有壓倒性的實力,確實是削藩最好的時候?!?/p>
“是這樣的?!笔捘c了點頭。
蕭墨最后決定寫“推恩令”,便是想著雖然各藩王有兵權(quán),但是當(dāng)今陛下平定七王之亂,朝堂相比于地方,有著極大的軍力優(yōu)勢,而且藩王對于朝堂更是畏懼。
這一次鄉(xiāng)試能明著把“削藩”呈現(xiàn)到試卷上,就代表朝堂要騎臉藩王了。
否則的話,朝堂怎么可能明著讓士子討論藩王。
其實吧,在蕭墨看來,哪怕朝堂不敢惹藩王,哪怕朝堂的實力和藩王僵持不下,自己這推恩令寫上去也不是不行。
因為中央權(quán)力不強大的話,明眼人都知道《推恩令》推行不下去,但是考官也不會說什么。
自己這算是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思路。
考官也只會認為你“有想法,想法很新奇,但是卻考慮不周”。
不過就算是你考慮不周,考官對你的印象也不會低。
怎么?
難道你真的還想要一個只是讀過書,官場都沒待過一天的秀才去治理天下?
“蕭墨,這最后一題,你是怎么答的?”
村長確實很好奇蕭墨是怎么答題的。
不出意外的話,這最后一題回答好壞,很大程度影響考官對一個考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