湞陽,桂陽郡下轄縣城。
位于交州北部,荊州南部、揚(yáng)州西南三州交界之處,距離最前線懷安縣城尚有八百里路程。
劉辯于三月底率領(lǐng)六萬人馬離開金陵,一路向南,用了四十天的時間走了三千里路程,這中間還有因?yàn)榇笥赇桡R了三四天的行程,平均估算下來每天行軍將近九十里。
在南方崎嶇險峻的山路上長途跋涉,枯燥乏味的日復(fù)一日,夜晚還要接受蚊蟲的叮咬,將士們可謂已經(jīng)竭盡了全力。
“再有八百里就抵達(dá)懷安了,將士們咬緊牙關(guān),走完最后這段路程!到了前線就可以奮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獵取功名,庇蔭子孫!”劉辯一邊牽著追風(fēng)白凰徒步行軍,一邊高聲鼓舞士氣。
為了與將士們同甘共苦,自從七八天之前,傷勢日漸痊愈的劉辯已經(jīng)不再乘坐馬車,而是徒步行軍,藉此鼓舞士氣,振奮軍心。
既然天子下馬徒步行軍,孫武、孫臏、田豐等謀士,宇文成都、趙括、尚師徒等武將也只好紛紛效仿,用雙腳與將士們一塊跋涉千里,長途遠(yuǎn)征。
劉辯這招果然管用,六萬將士被天子感動的一塌糊涂,士氣高昂,誓死為國效忠,御敵于國門之外。一路上旌旗飄飄,軍歌嘹亮,綿延十余里。
至于軍歌是怎么來的,自然是英明神武,上馬能橫槊下馬能賦詩的大漢天子劉辯所作。
前些日子,劉辯在太極殿前憑欄遠(yuǎn)眺,壯懷激烈,在xiong中默默的唱誦了一遍《精忠報國》,被熱血激昂的歌詞,大氣磅礴的旋律感染,當(dāng)即做出決定把這首歌作為大漢朝的國歌。遂馬上招來宮廷樂匠譜寫樂曲,在全國范圍內(nèi)推廣,以此激勵大漢的將士奮勇殺敵,精忠報國。
在這狼煙四起,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這首熱血激昂,雄渾磅礴的樂曲很快的在東漢的百萬大軍中傳唱開來,幾乎人人都能夠放聲歌唱。百萬將士歌曲感染,一個個在心底陡生精忠報國的壯志,縱然馬革裹尸而還也是一種榮耀!
“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嘹亮的歌聲漫山遍野,讓將士們平添了無窮無盡的力量,在蒼穹之下隨著綿延的隊伍飄蕩,方圓數(shù)十里清晰可聞。
琊馬臺女王卑彌呼坐在馬車?yán)锾匠鲱^來,恰好與劉辯的眼神碰撞在一起,不由得豎起大拇指稱贊:“我對陛下的用兵才能簡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這高昂的士氣在我們東瀛是見不到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p>
劉辯一邊牽著馬與卑彌呼的馬車并肩行走,一邊鼓弄玄虛,“中華文化源遠(yuǎn)流長,一首歌曲,一首詩詞,甚至是一個故事都能讓將士們士氣激昂,精忠報國!這就是文化底蘊(yùn),這就是大國風(fēng)范,你們那樣的蠻夷小國永遠(yuǎn)也無法望吾項(xiàng)背!”
卑彌呼嘆息一聲:“這就叫做陽謀吧?鼓舞軍心,上下同仇敵愾,所向披靡,戰(zhàn)無不勝!”
“呵呵……為將者不能只有陽謀還得有陰謀!”劉辯露出了一個詭譎的笑容,“兵不厭詐,隨機(jī)而變。陰陽相濟(jì),剛?cè)岵⒂?,才能百?zhàn)不殆,朕的陰謀比起陽謀來一點(diǎn)也不會少!”
卑彌呼的內(nèi)心加快了許多,不由自主的將雙手抱住了:“陛下指的陰謀是什么?”
“嗆啷”一聲,劉辯拔劍在手,舞起一團(tuán)劍花,卻說了一句不搭邊的話:“朕的胳膊已經(jīng)痊愈了!”
“陛下此話何意?”卑彌呼臉色驟變,似懂非懂。
“哼哼……你很快就會知道!”
劉辯翻身上馬,留下一串不懷好意的笑聲,策馬揚(yáng)鞭向前尋找安營扎寨的地形去了。斜陽西沉,天色漸黑,是時候?qū)ふ业胤皆鸂I歇腳了。
馬蹄聲隆隆,看到劉辯翻身上馬,宇文成都、文鴦兄弟二人便引領(lǐng)了數(shù)百御林軍緊隨左右,寸步不離。
在前面帶隊的孫武與張郃已經(jīng)尋找好了安營扎寨的地形,看到天子策馬追了上來,由孫武指了指斜東南方向的一片山坡,拱手道:“陛下,那邊地勢平坦,而且沒有樹木遮擋,夜晚山風(fēng)徐來,定然無比涼爽,可以讓將士們免受悶熱潮shi之苦。山坡腳下有一條小河穿過,水草肥沃,便與生火造飯,喂飲戰(zhàn)馬!”
“好就在此處安營扎寨!”劉辯勒馬帶韁,沉聲下令。
半個時辰之后,六萬大軍在山坡上扎下簡易的營寨,綿延五六里路。
將士們一路跋涉,身體俱都疲倦勞乏,用過晚飯之后紛紛鉆進(jìn)營帳,或者直接就在露天里赤裸著膀子酣然入睡。隨軍的文武來到天子的御帳開了一個簡短的軍議之后,由馬忠負(fù)責(zé)巡夜,其他人各自回帳歇腳去了。
“撲棱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