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轉(zhuǎn)動之間,劉辯已經(jīng)打定了主意。
司馬懿既不能留也不能收,還是趁早給他發(fā)一份盒飯,轉(zhuǎn)世投胎去吧,若有必要不惜把司馬昭也搭上,就當白白浪費了一個召喚名額好了。反正這家伙也是一個野心家,自己手下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司馬高達,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對你們兄弟的才干非常欣賞。等明日殿試完畢之后,朕派人跟隨你回溫縣去見司馬仲達,邀請他來金陵做官,不知你意下如何?”劉辯目光閃爍,不露聲色的問道。
司馬昭跪在地上,抹汗道:“陛下如此高看我兄弟,我司馬家自然誠惶誠恐,受寵若驚。只是家兄性格孤僻,庶民只怕無法勸服他?!?/p>
劉辯微微一笑:“無妨,你只需轉(zhuǎn)達朕的意思即可,朕會派遣一名欽差喬裝打扮跟著你去溫縣替朕招攬司馬仲達?!?/p>
“庶民遵旨!”既然天子求賢若渴,司馬昭也只好硬著頭皮答應(yīng)了下來。
司馬昭走后,劉辯批閱了一陣奏折,便去后宮“國子苑”視察眾王子的學習情況。
皇室子弟并不像地主豪紳家里的紈绔公子那樣不學無術(shù),整日里游手好閑,一般情況下從三四就歲得接受嚴格的培訓(xùn),詩書禮儀,琴棋書畫,治國之道,騎馬舞劍,基本上都要有所涉獵。因此劉辯也對孩子們嚴格要求,命王越負責教導(dǎo)武藝,命御使大夫魏徵教導(dǎo)眾王子治國之道,命吳道子傳授作畫,命陳琳、王璨教導(dǎo)詩書禮儀,可謂派出了強大的幼教陣容,讓孩子們得到最好的教育。
陪太子讀書的差使古來有之,因此國子苑里除了五歲的太子劉齊之外,陪讀的還有北海王劉恪,廬江王劉御,以及凌統(tǒng)、薛丁山、岳雷等未來棟梁,而趙文卓、薛剛、劉治等人因為尚且年幼,因此暫時還沒有進行培養(yǎng)。
見皇帝到來,負責授課的王璨急忙出迎,陪笑道:“啟奏陛下,太子近來的學術(shù)突飛猛進,似乎有開竅的趨勢,實在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情。”
“哦……是嗎?這的確是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劉辯微微一笑,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
由于上官婉兒遲遲不能生育,劉辯便把太子劉齊寄養(yǎng)到了她的宮苑,一來可以讓上官婉兒庇護幼子,二來可以讓上官婉兒憑借過人的學識培養(yǎng)他,也算是一舉兩得的事情。上官婉兒的智力高達92,政治高達96,武則天在位時期被稱之為“無冕女相”,可謂巾幗不讓須眉,論政治能力不輸任何人,若是有她悉心教導(dǎo),說不定能讓太子的四維突破極限,更上一層樓。
唐后已經(jīng)去世半個多月,劉辯除了把太子寄養(yǎng)在上官婉兒那里之外,還把昭陽公主劉詩寄養(yǎng)給另外一個不生育的美人糜真那里;又把新生的兒子,被封為魯王的劉念寄養(yǎng)給陳圓圓,因為陳圓圓剛剛生了金城公主劉珂,奶水正足,喂養(yǎng)還不滿月的劉念再合適不過。
“拜見父皇!”看到皇帝到來,五歲的劉齊上前一步跪地施禮。
看到失去了母親的愛子,劉辯心中一陣酸楚,輕撫劉齊的腦袋,柔聲問道:“齊兒這般鄭重,不知有什么話對父皇說?”
“孩兒想搬回椒房殿居住?!眲R紅潤的嘴唇一張一翕,說的非常鄭重。
劉辯面容一怔:“為何?可是你上官皇娘對你不好?”
“不是,上官皇娘對孩兒視若己出,比母后還要疼愛,孩兒怎敢說皇娘不好?!眲R眸子里噙著淚花道。
“那卻是何故?”劉辯更加大惑不解。
劉齊抹淚道:“孩兒聽太監(jiān)宮女們說人死了之后,從頭七到五七說不準何時會魂游故地,我怕母后回到椒房殿看不見孩兒,會傷心難過?!?/p>
聽了幼子的話,劉辯心中一算,竟然忍不住淚水盈眶。
強忍著心頭的酸楚,唏噓道:“齊兒啊,你母后沒有死只是睡了,她會活在乾陽宮每個人的心中。既然你愿意回椒房殿,那父皇就傳旨讓你上官皇娘帶你去椒房殿暫住一段時間吧!”
“謝父皇!”劉齊跪地謝恩。
王璨也是感慨唏噓道:“百善孝為先,我大漢朝以孝治國,太子如此年幼便懂得孝道,實在是社稷之幸,他日太子必能子承父業(yè),讓我大漢更加繁榮昌盛。”
話題從太子身上轉(zhuǎn)到其他王子身上,王璨據(jù)實回復(fù):“啟奏陛下,除太子之外,廬江王及其他眾位公子也都很努力,但資質(zhì)方面卻是不如太子及北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