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chǎn)的過程還算順利。
但當(dāng)接生婆抱著襁褓,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笑容說“秀英啊,是個閨女,母女平安”時,躺在炕上、筋疲力盡的成秀英,臉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凈。
“又又是個丫頭?”她喃喃著,眼神空洞地望向屋頂?shù)姆苛?,仿佛最后一絲支撐也被抽走了。
失望像潮水,淹沒了生產(chǎn)帶來的疲憊和喜悅。
她甚至沒有力氣去看一眼那個正閉著眼睛哇哇啼哭的小生命。
方文斌看著妻子心如死灰的樣子,又看看襁褓里皺巴巴的小女兒,心里也是五味雜陳。
他笨拙地接過孩子,看著那小小的、通紅的臉蛋,終究還是嘆了口氣。
孩子的名字取得極其隨意。
方文斌看著窗外深秋蕭瑟,隨口道:“就叫冬草吧。
方冬草。
”像冬天的野草一樣,不起眼,命硬。
也確實命硬,在母體經(jīng)歷了喪弟之痛、大病一場的折騰,她依然頑強地降生了,哭聲嘹亮。
成秀英對這個三女兒,是打心底里不想多看一眼。
喂奶時也顯得麻木而機械,更別提什么親昵。
她整日懨懨的,對著小秋菱也提不起精神,仿佛生活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和盼頭。
這天夜里,方文斌看著妻子背對著他無聲落淚的肩膀,一個念頭在他心底掙扎了許久,終于試探著說了出來:“秀英我表哥家說想要個女兒,湊個兒女雙全,咱家閨女多,他想問問咱們愿意過繼一個給他不,冬草或者小夏荷?魚塘冬天效益不好,養(yǎng)三個丫頭多少也有負(fù)擔(dān)。
”兩口子想把閨女送人的心思藏也藏不住,很快被方夏荷看了出來,她不能,絕不能讓三妹冬草,或者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夏荷,經(jīng)歷被至親拋棄的命運!“田田,”第二天,方夏荷將何田拉到蚯蚓試驗池邊,母女倆蹲在shi潤的泥土旁,聲音帶著破釜沉舟的決心,“我們必須加快速度,把蚯蚓養(yǎng)成功!越快越好,賺到錢!這是救方冬草,也是救小時候的我的唯一辦法!”何田看著媽媽眼中的凝重,用力點頭:“媽,我知道!我們一定能行!”接下來,方夏荷將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蚯蚓養(yǎng)殖上,甚至?xí)簳r縮減了診所的部分非急癥接診時間。
她和何田成了最勤奮的“養(yǎng)蟲人”。
方夏荷主動去找了周默,坦誠了養(yǎng)殖蚯蚓的困境。
周默被她的堅韌和遠(yuǎn)見打動,不僅提供了更詳細(xì)的技術(shù)指導(dǎo),還利用在公社學(xué)校的人脈,幫她聯(lián)系上了鄰縣一個已經(jīng)開始規(guī)模養(yǎng)殖蚯蚓的“土專家”。
方夏荷帶著何田,搭上村里的拖拉機,顛簸了大半天去取經(jīng),帶回了寶貴的實踐經(jīng)驗和一小袋更優(yōu)良的蚯蚓種苗。
為了解決冬季保溫問題,何田看著家里燒炕的煙道,靈機一動。
她建議在蚯蚓池上方搭建簡易塑料小拱棚,利用日光增溫,晚上再覆蓋草簾。
方夏荷立刻采納,效果顯著,成功讓蚯蚓在寒冬也能保持活力繁殖。
功夫不負(fù)有心人。
幾個月后,第一批蚯蚓和蚓糞收獲了。
方夏荷先是把蚯蚓喂給魚塘的魚,魚兒搶食活躍;又把蚓糞施到自家自留地的菜畦里,小芹菜、小蘿卜的長勢明顯比鄰居家用普通糞肥的好得多,葉片油綠厚實!村里人看在眼里,嘖嘖稱奇。
方夏荷趁機將一部分曬干的地龍和一小袋蚓糞樣品送到了縣藥材公司和縣農(nóng)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