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霜寧是想到明年的大旱,深吸一口氣,望著柳氏的眼睛說道:“阿娘,我夢見地里缺水,死了很多人,我總是感到不安,不如多囤些糧吧?”
柳氏不以為意道:“一場夢而已,前些天不還下雨么?米價還穩(wěn)定著呢。糧食堆久了容易生蟲發(fā)霉,反倒浪費銀錢?!?/p>
沈霜寧認真道:“京城是下雨不錯,可前幾日我同蘇冉去茶肆時,聽人說今年南方幾個水站的水位比往年低了不少,船都得減載才能過。漕運若是受影響,南北糧道怕會不順暢。”
柳氏是商人,行商最看重時機,一點風吹草地都不能輕視,唯恐錯過良機。
柳氏聞言,神情凝重了些,道:“我讓人去打聽,若真是如此,趁著現(xiàn)在各地糧商還沒動靜,是該準備準備?!?/p>
沈霜寧見柳氏聽進去了,便松了口氣。
柳氏擱下茶盞,忽然道:“你說你,總擔心這些有的沒的做什么,你可知,為了你的婚事,你祖母要愁死了?!?/p>
沈霜寧沒說話。
柳氏沒敢告訴沈霜寧,自從謝家出事后,外面也不知從哪傳出的謠言,竟然說沈霜寧“克夫”!
還偏偏傳到了老太太耳朵里,把老太太氣了個仰倒。
這忒沒道理了!
寧丫頭都沒嫁人呢,一個大家閨秀,何來“克夫”一說?可外面那些謠言卻說得有鼻子有眼!
偏說是因為沈霜寧跟謝臨議親,謝家才倒了大霉,簡直胡說八道!
然而棘手的是,這些謠言不在市井里傳,就偏偏在京城的貴婦圈里悄然傳開。
柳氏也是跟那些宗婦打過不少交道,素來知曉貴婦圈里的流言最是厲害。
她們聚在一處品茶賞花、赴宴聽戲,三言兩語便能將一個人的名聲磋磨得不成樣子。
誰家有適齡的公子,哪家在為兒女相看親事,這些消息都在她們的閑談里流轉(zhuǎn)。
如今沈霜寧“克夫”的說法一傳,即便有人心里清楚是無稽之談,也難免存了避諱之心——誰家愿意拿自家兒子的前程和性命去賭?
這謠言一散,那些原本對沈霜寧有意的人家,怕是要悄悄打了退堂鼓;便是那些尚未有往來的,聽聞這說法,也定然會敬而遠之。
起初,柳氏還不大在意,可她出去走動時,明顯察覺到漸漸地不再有人過問沈霜寧的親事了。
柳氏心里也氣,可又不能對那些人做些什么,若是大聲為寧寧澄清,反倒會將事情鬧得更大,冷處理是最好的。
柳氏思來想去,便打算讓沈霜寧先離京避避風頭,開口道:
“寧寧,你不是一直想去江亭的田莊看看嗎?也別等你生辰了,想走就去吧。等快到生辰的時候,娘再派人接你去真定,跟你父親團聚。”
沈霜寧的生辰在七月初一,正是開地門之時,七月也就是鬼月,往年這時候,柳氏總不許她隨便出門,生怕沖撞了什么。
此時卻提出讓她離京,沈霜寧隱隱覺得母親似乎有事瞞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