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甚至還配有郭家二代和三代成員的照片,這年頭可沒什么隱私不隱私的說法,報紙報道需要,為了熱度和曝光,都會給你刊上去。
“咦?這郭家成員的長相,怎么都……”
坐在富豪車上,林火旺看了照片,都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來。
實在是,郭家成員的長相,上到郭老爺子,下到三代才十幾歲的小輩,是真的不堪入目??!
不過,在這群小輩當中,倒是有一人,讓林火旺突然眼前一亮。
“郭……郭富城?嚯!之前看琳噠給的資料時,倒是沒有注意到這個名字。
現(xiàn)在一看照片,倒是對了起來。
沒想到,郭天王原來是夢夢大舅的小兒子。
一家人長成這樣,也……也幸得郭富城沒長歪了?!?/p>
目光掃過郭家小輩們的資料,林火旺也就對郭富城的印象深刻,其他人應該在后世都泯然于眾人,沒有做出過什么成就來。
說話間,便開到了中環(huán),這里高樓矗立,私家車的數(shù)量明顯就多了。
即便是那些從出租車上下來的職員們,也都是西裝革履,手上拿著黑色真皮公文包,精神抖擻,抬頭挺胸,十分自信地邁進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當中。
而他們許多人路過報攤,也都好奇地買上一份,甚至是幾份左派的報紙。
林火旺由此觀察,知道自己的策略可以說是初步成功了。
不管是底層的港島市民,還是這些金融精英們,之前或許反感左派報紙,但現(xiàn)在卻是被報道所吸引,主動地掏錢購買左派報紙。
尤其是中環(huán)上班的這些金融精英們,這個群體的行為選擇,比底層市民的爭搶更能說明問題。
他們的主動購買,證明左派報紙的改革確實擊中了痛點,真正跨過了曾經(jīng)的受眾壁壘。
這讓林火旺更加確信,這次遵循他建議的“策略可以說是初步成功了”,成功吸引了包括這些金融精英在內(nèi)的更廣泛讀者群。
……
“行了!到新華社駐港分社去吧!”
隨著林火旺一句話,司機便往九龍尖沙咀開去。
而這時在新華社駐港分社這邊,同樣也是一片歡呼雀躍聲。
梁威霖社長的辦公室內(nèi),電話那是此起彼伏,手底下的各個科室,今天一大早,也是進入了特殊狀態(tài),忙得飛起。
各大左派報紙的實時銷售狀況,都會匯總到這邊來。
以及,涉及到那些報道,引發(fā)的社會反響與問題,也都會通過新華社的一些消息渠道,及時反饋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