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彈出一段采訪:某農(nóng)村大爺說“村里二柱子沒打疫苗,干活比誰都有力氣”,記者追問才知道,二柱子今年28歲,煙酒不沾;而大爺自已有高血壓,醫(yī)生三次上門勸他打疫苗,他都擺手說“二柱子都沒事,我怕啥”。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的另一種模樣——活下來的人總覺得‘危險不存在’,卻忘了那些沒活下來的人,已經(jīng)沒法開口說話了?!绷纸淌诘恼Z氣沉了些,“19世紀英國反對牛痘接種的人,也說‘我鄰居沒打也沒事’,可他們沒看見,當時每年有40萬孩子死于天花,尸l堆得像小山。”
四、“疫苗里有納米芯片,能控制人”——越離譜的謠言,越有人信?因為它幫你“簡化”了世界
“最后這個陷阱最魔幻,卻最能抓住人心:用陰謀論簡化復(fù)雜世界?!绷纸淌邳c開某論壇的討論區(qū),有人說“我能感覺到芯片在腦子里發(fā)熱”,下面有幾百人附和,還有人曬出“后腦勺的紅點照片”,說“這就是芯片的接口”。
全班都笑了。顧華推了推眼鏡:“納米芯片至少要納米級的設(shè)備才能植入,疫苗針頭那么粗,怎么可能?再說,控制70億人的芯片,得多大的服務(wù)器?誰能承擔這成本?”
“但邏輯在恐懼面前,不堪一擊?!绷纸淌诘谋砬閲烂C起來,“人天生怕復(fù)雜、怕失控。疫情來了,工作丟了,孩子停課了……這些不確定性太折磨人,于是有人寧愿相信‘有個大反派在操控一切’——至少這樣,世界就簡單了:不是我沒本事,是有人害我;不是我運氣差,是有人在搞鬼?!?/p>
他突然在黑板寫下“大道至簡”:“道家說的‘簡’,是看透復(fù)雜后的通透,不是把復(fù)雜強行簡化成‘陰謀論’。就像有人說‘所有災(zāi)難都是外星人搞的’,這確實簡單,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p>
廖澤濤翻出手機里的截圖:某博主直播“破解疫苗芯片”,拿磁鐵在胳膊上吸來吸去,說“看,芯片被吸住了”,直播間在線人數(shù)10萬+,有人打賞“謝謝主播揭秘”?!昂髞碛腥税浅鰜恚觳采腺N了塊鐵片,磁鐵吸的是鐵片。就這演技,居然有人信?”
“因為他抓住了人的‘掌控感需求’?!绷纸淌谡{(diào)出心理學研究:人在失控時,會瘋狂尋找“可控的解釋”,哪怕這解釋離譜到可笑?!熬拖窈⒆优潞?,會說‘衣柜里有怪獸’——承認‘黑只是沒光’太無力,不如相信‘有怪獸’,至少可以‘躲在被子里防怪獸’,獲得一點虛假的安全感。”
屏幕上彈出兩張對比圖:1885年英國報紙標題是“接種牛痘會讓人長牛角”,配的插圖里,接種者頭上長著彎彎曲曲的角;2023年某短視頻標題是“接種新冠疫苗會讓人基因變異”,配的p圖里,人的皮膚下有“發(fā)光的基因鏈”。兩張圖的排版、語氣,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一百五十年了,技術(shù)在進步,可人性的弱點一點沒變。”林教授嘆了口氣,“恐懼、貪婪、對簡單答案的渴望,這些都還在。但理性的光芒也從未熄滅——當年英國醫(yī)生琴納堅持推廣牛痘,救了無數(shù)人;現(xiàn)在也有醫(yī)生、志愿者,拿著數(shù)據(jù)和真相,一點點鑿開謠言的墻?!?/p>
五、怎么說服你媽刪掉那些謠言?道家“不言之教”,比爭吵管用100倍
“道理都懂了,可怎么讓家里人信?”小景云的聲音帶著愁緒,“我跟我姑姑爭了三次,每次都吵到拉黑,她反而更信那些謠言了?!?/p>
“道家講‘不言之教’——有時侯,爭論不如示范。”林教授笑了,“你姑姑怕副作用,你別跟她爭‘有沒有副作用’,帶她去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中心,看看醫(yī)生護士自已打沒打;她信‘某明星不打也沒事’,你找她信任的人勸——比如她尊敬的張阿姨、常去看的李醫(yī)生,讓他們說句‘我打了,挺好的’?!?/p>
他調(diào)出某社區(qū)的案例:王大爺堅決不打疫苗,說“打死也不挨這一針”。社區(qū)工作人員沒勸他,只是每天請他去接種點幫忙——讓他看著鄰居們打完疫苗笑嘻嘻地離開,聽醫(yī)生聊“上周有個沒打的老人重癥住院了”。半個月后,王大爺自已找來說:“給我也安排上?!?/p>
“改變認知就像移山,不是靠猛力推,是靠耐心挖?!眲⒓鸭淹蝗慌氖?,“我教奶奶用智能手機就是這樣!她總說‘學不會’,我沒跟她爭,每天給她演示怎么視頻、怎么發(fā)紅包,現(xiàn)在她玩得比我還溜!”
“正是這個理?!绷纸淌邳c點頭,“人都討厭被說服,卻喜歡自已‘想通’。你媽轉(zhuǎn)發(fā)謠言,背后可能是怕你出事——她的擔心是真的,只是用錯了方式。你可以抱著她說‘媽我知道你擔心我,我查了好多資料,這疫苗挺安全的,我打了,你也能放心點’,比跟她吵‘你懂個屁’管用多了?!?/p>
屏幕上彈出一組對比圖:左邊是兒子和母親爭吵的聊天記錄,記屏都是“你被騙了”“你才被騙了”;右邊是女兒給母親發(fā)的視頻——自已打完疫苗,笑著說“媽你看,沒事吧,一點都不疼”,下面母親回了句“注意休息”。
“溝通就像治水,堵不如疏。”林教授的聲音軟了些,“道家說‘水利萬物而不爭’,真正的道理,從來不是爭出來的,是讓人慢慢l會到的。”
結(jié)尾:你見過最離譜的疫苗謠言是什么?評論區(qū)拆解它,送你“反套路手冊”
下課鈴響時,林教授的問題還懸在空氣里:“那些藏在謠言背后的認知陷阱,其實不只在疫苗爭議里——‘吃某某能抗癌’‘某保健品包治百病’,都是一個套路。你能看穿它們,就不會被割韭菜;能幫家里人看穿,就可能救他們一次。”
“最后送個福利:評論區(qū)留下你見過的離譜疫苗謠言,點贊最高的10條,我會用今天講的心理學+道家智慧,給你拆解它的套路,再送你一份‘說服家人的溝通模板’?!?/p>
“別覺得這事兒小?!彼D了頓,目光掃過全班,“你多拆一個謠言,就多一分清醒;你勸家里人打一針疫苗,就給他們多一分保障。就像道家說的,‘道在螻蟻’——真正的智慧,不在高深的道理里,在你給媽媽發(fā)的那條視頻里,在你幫鄰居查的那份數(shù)據(jù)里,在每個普通人守護彼此的微光里?!?/p>
夜色漸深,班級群里的討論還在繼續(xù)。有人曬出奶奶轉(zhuǎn)發(fā)的“疫苗會讓人絕育”的謠言,下面立刻有人用“稻草人謬誤”拆解;有人說“我爸終于通意打疫苗了”,配了張接種單的照片,收獲了一串“恭喜”。
林教授發(fā)了條消息:“看到?jīng)]?你們已經(jīng)在鑿開謠言的墻了。下節(jié)課拆解更魔幻的——從‘量子速讀’到‘能量手環(huán)’,那些披著科學外衣的偽概念,是怎么掏空你錢包的。評論區(qū)留下你踩過的‘偽科學坑’,下節(jié)課咱們挨個拆!”
窗外的梧桐葉又落了幾片,月光透過葉縫灑下來,像撒了一地碎銀。那些在課堂上被點亮的認知火炬,正在慢慢照亮更多人的路——畢竟,打敗謠言的從來不是憤怒,是一個個愿意睜大眼睛、用理性和耐心尋找真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