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太后拖后腿,寧白露在處理宮務的過程中飛速成長,對何為權力,何為制衡,有了遠超書本的深刻理解。
但理清后宮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還在后頭。
坤寧宮,書房。
夜色如墨,唯有這一方天地,被數(shù)十支燭火映照得亮如白晝。
這是何歲親手為她布置的“聚光燈陣”,光線柔和而明亮,驅散了所有陰影,卻驅不散寧白露心頭的愁云。
她纖瘦的影子,被拉得長長的,投在身后的紫檀書架上,平添了幾分孤寂與疲憊。
面前,那幾箱由慈寧宮“賞”來的文書賬冊,如同一座座散發(fā)著腐朽與陰謀氣息的大山,沉沉地壓在她的心頭。
起初,她尚有信心。
憑借著清查六宮爛賬的經驗,她試圖用同樣的法子,從這堆亂麻中理出頭緒。
她挑燈夜戰(zhàn)了整整兩日。
然而,結果卻是令人心驚的挫敗。
這些賬冊,比后宮那些管事太監(jiān)的手段高明百倍。它們就像一張張用蛛絲織成的網,看似清晰,實則每一根絲線都通向一個陷阱。
一筆支出,能牽扯出三個衙門;一筆收入,又在五個不同的賬本里變幻了名目。
她試圖從人事入手,卻發(fā)現(xiàn)幾個關鍵人物的卷宗干凈得像雪一樣,無懈可擊,仿佛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
可越是如此,那股不祥的預感就越是濃重。
這哪里是賬本?
這分明是一座精心構建的迷宮,一座用權力和人情澆筑的囚牢,太后正站在迷宮之外,冷笑著看她如何徒勞掙扎,如何被這攤污泥濁水吞噬。
寧白露第一次,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
這不是靠“慧眼識人”找到一個能臣干吏就能解決的問題。
她的敵人,是整個盤根錯節(jié)的舊勢力,是那套運行了數(shù)百年的潛規(guī)則。
她越是掙扎,似乎就被纏得越緊。
就在她秀眉緊鎖,心亂如麻之際,殿門被輕輕推開。
何歲端著一碗清心潤肺的蓮子羹,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
【嘖嘖,看看朕的皇后,這副為國操勞到自閉的樣子,真是我見猶憐?!?/p>
【不過……這可是太后親自出的考題,朕要是現(xiàn)在就給答案,豈不是顯得她這個主考官太沒水平了?得點撥,不能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