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危險后饑餓感瞬間襲來。
水壺早已空空如也。
他舔了舔干裂出血的嘴唇,抓起地上被泥漿染污的半塊餅干,沒有猶豫,連泥帶漿塞進嘴里強咽下去。
午后,太陽被硝煙遮蔽,天色昏黃。
他漸漸脫離了核心交戰(zhàn)區(qū),進入了相對荒僻、植被更多的丘陵地帶。
這里的破壞相對較輕,但也能看到日軍小隊活動的蹤跡:
被踩踏的小路,隨意丟棄的空罐頭盒,甚至是被刺刀戳死的家禽。
他變得更加謹慎。
他避開可能有日軍設(shè)伏或者巡邏的大路,只選擇最隱秘的山坳、荊棘叢和亂石灘前行。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且善于等待的人。
一處背風(fēng)的小山凹里,幾間殘破的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那里。
屋門歪斜著,沒有炊煙,一片死寂。
張正的心卻提了起來。沒有活人的氣息,卻有另一種不祥的味道——
淡淡的、飄散過來的……尸臭。
他像一張緊繃的弓,悄無聲息地潛到屋后。
后墻被破開一個大洞,顯然遭受過暴力洗劫。
借著洞口的光線,他看到了屋內(nèi)的慘狀:
翻倒的桌椅,打碎的陶罐,地上干涸的暗褐色血跡一直延伸到里屋門口……
他握緊了漢陽造,一步步走進屋內(nèi)。
濃烈的尸臭味撲面而來。里屋土炕上,躺著兩具扭曲僵硬的尸l——
一對上了年紀的山民夫婦。
他們身上是觸目驚心的刀傷,尤其是老漢,胸口幾乎被捅爛。
顯然在不久前,他們遭遇了日軍掃蕩隊的毒手。
老太太的手還死死抓著一個被撕破的粗布包袱,
包袱內(nèi)隱約可以看到一些食物的殘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