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看過外國電影的學生震驚感慨,“真的好像外國電影的那種氛圍!”
其他學生恍然大悟。
怪不得覺得不一樣呢!
姜瑤聽到了,笑了笑。
“要學好一門語言,最重要的是身臨其境,我們沒有這樣的環(huán)境,但可以創(chuàng)造,還有一點是,一定要開口說,才會有提高。
其實我們都有一個誤區(qū),就是覺得自己說得不標準,口音重,不流暢,或者是有的單詞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完全沒必要!
這不是我們的母語,不擅長很正常,讓一個外國人來說我們的話,他們也說不好,但這影響我們的溝通嗎?不影響。
就算那個外國人說得很不標準,或者是有些詞語不會,我們也能通過他的話語和肢體動作猜出來。
溝通的作用達到了就是成功的交流,其實,他們說得也不標準,也磕磕絆絆,但他們不也一樣大膽說了?你們知道是因為什么嗎?
因為他們自信,他們對自己的國家自信,對自己的母語自信,對自己有信心,所以他們不認為說其他國家的話說得不標準是一件丟臉的事,反而會因為自己會說這么難的語言而感到驕傲。
其實,我們和他們用英語溝通,就相當于他們用華語和我們溝通,都一樣,我們也應(yīng)該為自己驕傲。
沒有人會笑我們,會笑我們的人,說明他淺薄又沒有教養(yǎng),我們完全不用在意這種人。
所以,大膽說出來,勇敢說出來,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一小半,就是不斷努力,讓自己的詞匯量更豐富,涉獵面更廣,語法更準確,說得更好更流暢,讓外國人看到我們的風采,讓我們國家的文化走出去。
我們國家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們要為祖國,要為祖國的文化驕傲,相信自己,你們是最棒的!”
她話音剛落,班上就響起熱烈的掌聲。
下半節(jié)課,果然和之前不一樣了。
學生們雖然還是害羞,但已經(jīng)有一批膽子大一點的學生積極發(fā)言,把課堂的氣氛都帶動起來。
下課的時候,他們還依依不舍。
姜瑤又鼓勵了他們一番,約定周三下午再見,就離開了。
出去一看,穆登云就在教室外面等著。
這下子,白媛媛和曲夢華陶樂顏她們不好意思上前,姜瑤朝著她們揮揮手,示意她們先回去。
“穆校長,您這也太客氣了?!?/p>
“對姜教授這樣的人才,必須要照顧到位??!”穆登云一臉贊賞,“不愧是姜教授,教學就是不一樣,我還沒見過學生在英語課上這么活躍!”
“多謝穆校長夸獎?!苯帥]否認自己的努力,“之前他們還不適應(yīng),現(xiàn)在慢慢放開膽子,會越來越好的?!?/p>
“是??!”穆登云心里很欣慰,“姜教授在課程說的那一番話,太有道理了!之前我也知道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找不到鼓勵他們的方法,姜教授這么一說,簡直是醍醐灌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