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軍這番話,一針見血。
這的確是最嚴(yán)峻的一個問題。
李玉琴臉上的笑容,也終于淡了幾分。
說實話,就現(xiàn)在這點雞鴨邊角料,其實就已經(jīng)有些不夠用了。
她是三天來拉一次貨,每次拉走的時候,看著堆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囊蛔孕熊?,感覺挺多。
可真要均攤到三天里去賣,那分量,還真說不上有多足。
不然鹵菜攤子也不會每天都賣得一干二凈,還有熟客抱怨來晚了就買不著。
現(xiàn)在再被人從源頭上卡住脖子,分走一部分……
那她的攤子,差不多也就可以一天打魚三天曬網(wǎng)了。
李玉琴的腦子飛快地轉(zhuǎn)了起來。
要去哪里弄更多的原材料?
她之前不是沒想過,比如,去周邊的縣城,找那些副食店。
可這個念頭,很快就被她自己給否了。
這個年頭,運輸業(yè)可沒那么發(fā)達(dá),更別提什么冷庫車了,為了這么點雞鴨內(nèi)臟,專門雇一趟大卡車,三天跑一次?
那成本,高得能把人嚇?biāo)?,根本不劃算?/p>
可要是用自行車去拉……幾十上百里地,一來一回,一天的時間就全耗在路上了,人也得累散架。
那讓他們把貨積壓個十天半個月,自己再去拉一趟?
這年頭可沒什么大型冷庫,別說十天半個月,就是放上天,東西都得放臭了。
一個個問題,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在了李玉琴的心頭。
高建軍看著她緊鎖的眉頭,心里比她還急。
他沖著倉庫里頭喊了一嗓子:“小王!過來搭把手!”
很快,一個年輕的伙計跑了出來,手腳麻利地幫著李玉琴,把那幾袋子貨往自行車的后座上捆。
繩子一圈圈地纏著,高建軍的心也一圈圈地揪著。
他忍不住又開口,聲音里滿是揮之不去的擔(dān)憂:“弟妹,這事兒可不是鬧著玩的。”
“你想想,你味道做得再好,人家從源頭上給你斷了糧,你拿什么賣?”
李玉琴捆繩子的手頓了一下,沒說話。
高建軍見她聽進(jìn)去了,又往前湊了半步,壓低了聲音:“現(xiàn)在還只是一個副食店的貨源,要是這背后的人,真是連鄭主任都得罪不起的大佛,他嘗到了甜頭,能就此罷手?”
“萬一……我是說萬一,他把其他幾個片區(qū)副食店的原材料,全都給包攬了呢?”
“到時候你拿什么去賣??!”
高建軍這番話,像是一塊巨石,重重砸進(jìn)了李玉琴的心湖里,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