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和六皇子同樣不敢怠慢,先后趕往皇宮。
皇子居。
柴裕聽著王貴打聽來的消息,臉上一直帶著笑。
這種禍害,就該斬首示眾。
可惜了,只挨了板子,關(guān)了一年。
王貴提醒他,皇上病了,按規(guī)矩該去床前侍疾。
柴裕很聽勸,去了一趟,皇上誰也不見,把他打發(fā)了回來。
他表面沮喪,內(nèi)心別提多高興了。
回到皇子居,他吩咐侍女在外面守好門,讓王貴把幾位哥哥的情況介紹了一下。
老大定王柴佑,今年三十三歲,他的母妃是已病故的淑妃,出身武將世家齊國公曹府。
定王與軍中關(guān)系頗深,還曾經(jīng)立國戰(zhàn)功,在文臣中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對那個位置很有想法。
太子柴宏排行老二,已到而立之年。才能雖然不算頂尖,卻勝在是嫡長子,名正言順,支持者頗多。
皇后是前禮部尚書魏修的嫡女,皇后的哥哥是現(xiàn)任的工部尚書。
太子妃的父親鄭修是吏部左侍郎,是曾經(jīng)隋唐時期五姓七望之一,鄭家的遠(yuǎn)房分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顯赫,同樣要通過科舉出仕,在朝堂上根基尚淺。
老三早夭,老四靖王柴炎,二十五歲,母妃是德妃,從不參與朝堂之事,喜歡帶著美女到處吃喝玩樂,后院里美女眾多。
老五寧王,剛被重罰。
老六恭王柴熙,比柴裕大三歲,母妃是賢妃,是趙國公府的嫡女。恭王很有才華,可惜從小體弱多病,很少出王府,行事很低調(diào)。
老七趙王柴詡,比柴裕大三個月,從小聰慧,文武雙全,非常受皇上喜愛。母妃是貴妃,最受皇上寵愛,沒有之一。
貴妃是武將世家榮國公府高家的嫡女,榮國公府在軍中有不小的實力。
為了提升趙王在文官中的影響力,貴妃極力促成與范家的聯(lián)姻,最終卻未能成功。
還有兩位皇子年齡太小,母妃的分位也不高,柴裕沒怎么留意。
朝堂上支持太子的最多,支持定王和趙王的似乎不相上下,更多的選擇中立。
實際情況如何,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