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即刻吩咐親兵:
“取些蒸熟,分與營中傷卒嘗食!
再擇品相佳者,交隨軍老農(nóng)辨識,看能否于附近穩(wěn)妥之地試種!”
安排完畢,秦紅梅方從懷中取出一密封銅管,雙手奉上:
“大帥,此乃蜀王殿下呈您的密信?!?/p>
李靖接過,驗看火漆完好,拆開細(xì)讀。
前為問候物資清單,待看到最后幾行時,
這位見慣驚濤的軍神,指節(jié)微微發(fā)白:
“…蝗蟲蛋白餅?zāi)蛢葛I,土豆可為軍糧亦可推廣邊民種植以實疆土。
小子妄測,突厥此來,其勢將竭。
若大將軍能誘其主力聚于一處,或有機(jī)可乘…
小子于長安偶得一物,或可助大將軍破敵,旬日內(nèi)必遣心腹攜往軍中,萬望驗看。”
李靖緩緩放下密信,目光再次掃過帳外正試吃蒸熟土豆與蛋白餅、面露驚奇滿足的士兵,
復(fù)又想起恪衛(wèi)彪炳戰(zhàn)績與那恐怖連弩。
他捻須,望向北方陰山方向,目光深邃如淵。
“蜀王…李恪…”他低聲自語,嘴角掠過一絲極淡的弧度,
“你這‘大禮’,本帥……靜候佳音!”
與此同時,長安城郊,恪記最隱秘的一處工坊內(nèi)。
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硝石與硫磺混合氣味。
李恪渾不在意,正興奮地指揮幾名心腹工匠,
小心翼翼地將一些濕漉漉的“黑泥團(tuán)”從木模中倒出,攤在竹席上陰干。
旁邊一輛蓋著厚氈的平板車上,已堆著幾十個同樣拳頭大小的“黑疙瘩”。
李恪手中,緊攥著幾張畫滿墨線與奇異符號的圖紙。
他看看那些不起眼的“黑疙瘩”,又看看圖紙,
臉上露出混合著期待與促狹的笑意:
“紅梅姐,李大將軍……這份‘霹靂’之禮,盼能合用!
突厥頡利的好日子……怕是真要過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