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換!我這一麻袋干的!能換多少?”
“快!再去抓!多抓點!全換種!”
兌換桌瞬間擠滿人,個個眼冒綠光盯著那不起眼的土疙瘩。
恪記伙計忙得滿頭大汗,一邊過秤蝗蟲,一邊分發(fā)種塊和種植說明。
那印著圖的紙片,被莊稼漢們小心翼翼揣進懷里,視若珍寶。
長安,兩儀殿。
燭火通明,映照著御案上堆積如山的奏報。
大部分是觸目驚心的災情:飛蝗蔽日,禾稼盡毀,流民盈道……
李世民眉頭緊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光滑的紫檀木桌面。
一份來自河南道的加急奏報被單獨放在一角。
李世民的目光再次落在上面。
奏報里,災情依舊,但其中幾行字,格外不同:
“……幸賴捕蝗甚力,部分晚播之粟米、蕎麥得以存留……流民情緒稍穩(wěn),多受雇于恪記商行,捕蝗換錢……恪記于各要道廣設收蝗之所,以錢糧易之,兼以蝗蟲兌換‘土芋’之種,流民趨之若鶩,蟲害稍遏……”
“恪記……李恪……”李世民低聲念著,深邃的眼眸看不出喜怒。
沉默片刻,終于開口,聲音在空曠大殿中格外清晰:
“王德?!?/p>
侍立一旁的內(nèi)侍監(jiān)王德立刻躬身:“老奴在?!?/p>
“傳旨,”李世民手指在那份奏報上輕輕一點,“召蜀王李恪,明日……進宮奏對。朕,要好好聽聽他這‘滅蝗惠民’,到底還有多少……出人意料?!?/p>
“遵旨?!蓖醯鹿Ь磻?,倒退著出了大殿。
殿外廊下陰影里,一個小內(nèi)侍身影悄無聲息退去,腳步匆匆,方向?qū)m城深處,長孫皇后的立政殿。
幾乎同時,長孫府邸書房內(nèi)。
燭光下,長孫無忌臉色陰沉。
他面前也攤著一份密報,內(nèi)容與皇帝御案上那份相似。
當他看到“召蜀王李恪明日進宮奏對”時,捏著密報的手指猛地收緊,指節(jié)發(fā)白,上好的宣紙瞬間被攥成一團。
他猛地將紙團狠狠摜在地上,胸膛起伏,眼神里翻涌著冰冷的怒意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忌憚。
夜,還很長。
長安城的暗流,隨著皇帝的口諭,涌動得更加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