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看得目瞪口呆。這等撼人心魄的場面,后世哪得一見?
徐達手中一面赤紅旗幟猛然揮落——進攻!
對峙的兩大陣列瞬間變換,弓箭手引弦待發(fā),長槍如林緊隨其后。戰(zhàn)鼓聲驟然加劇,天地間殺氣彌漫!
雖是演習(xí),兩陣攻守轉(zhuǎn)換間卻殺伐激烈,氣勢激蕩,竟與真實戰(zhàn)場無異!
冷風(fēng)呼嘯,戰(zhàn)旗翻卷,鼓聲在天地間回蕩,濃烈的肅殺之氣籠罩四野。
金鐵交鳴,喊殺震天,整個校場化作一片肅殺的演武之地!
此情此景,莫說朱元璋與諸將,便是那些素來輕視武夫的文臣,胸中也難免熱血翻涌。
兵戈如林,氣勢如山!
好男兒當(dāng)持吳鉤,收取關(guān)山!
大丈夫正當(dāng)如此!
李琪也看得面紅耳赤,心潮澎湃!
朱元璋目光掃過臺下那些激動不已的年輕面孔,朗聲笑道:
“好了,時辰也差不多了!”
“演武到此為止,該讓這些小崽子們上場亮亮相了!”
徐達也含笑點頭。
這場演武校閱,一為振奮軍心,揚我大明軍威;二便是讓這些宗室勛貴子弟同臺競技。
皇帝與軍中宿將,無不重視后輩的培養(yǎng)。
無論是皇子還是勛貴子弟,不僅要讀書明理,更要習(xí)練武備。
便是太子朱標(biāo)在內(nèi)的七位皇子,幼時也曾身著布衣麻鞋,裹緊綁腿,效仿士卒遠足歷練,七分騎馬,三分步行。隨著年歲增長,武備操練更是每日必修。
今日,便是檢驗皇子們武備成果之時。
而對勛貴子弟而言,今日更是至關(guān)重要!能否在校閱中嶄露頭角,贏得圣上青眼,全看今日!
徐達傳令讓宗勛子弟準(zhǔn)備,自己竟大步走到那面巨大的軍鼓前,親自為這些年輕人擂鼓助威!
大將軍擂鼓,壯我軍威!
“崽子們!”
“拿出你們的本事來,盡情施展吧!”
大明勛貴子弟,也并非全是李存垣這般不中用的膏粱。
朝廷自不愿見將門之后盡成游手好閑的紈绔廢物。
故此,太祖皇帝立下規(guī)矩:勛貴子弟欲謀官職差遣,必得在校閱演武中過關(guān),方有前程可言。
究其根本,還是因大明的俸祿著實微薄,甚至可說寒酸。
除卻幾位頂級的國公爺,尋常勛貴武將的家底,遠不及同品級的文官縉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