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頂層來看,健全士官制度,把士官提到一個更重要的地位上,讓士官擔任更多的崗位,這也是許多國家的成熟做法?!?/p>
“在設計上,可以分三等七級軍士,完善制度,從服役到退役后的安置,提高參軍門檻,吸納更多的人才加入部隊?!?/p>
“義務兵服役上,三年服役期是合適的,第一年列兵,第二年上等兵,第三年預備軍士,從預備軍士里選拔一級軍士,以此類推?!?/p>
“但是同時要提高義務兵的待遇,9塊錢真的干不了什么,我認為應當參照地方的最低工資標準,上浮一定的比例,比如七八十塊。這筆錢,起碼能解決軍屬的溫飽問題?!?/p>
“在安置上,應當明確安置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軍官、軍士的安置,作為政策發(fā)到地方。鼓勵公私企業(yè)吸納退役軍人就業(yè),國家層面給予一定政策上的扶持?!?/p>
“現(xiàn)代戰(zhàn)爭是高科技戰(zhàn)爭,應該在地方院校直接招收軍士、征集大學生義務兵,加強和地方院校的合作,搞軍地聯(lián)合培養(yǎng)。這樣可以加快我軍的人才隊伍建設?!?/p>
李干滔滔不絕說了一個多小時,基本照搬了幾十年后的制度了,實踐證明,那是符合國情的做法。
當然,任何制度,都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不斷調整不斷完善,這是規(guī)律。
王海龍對李干的認識又深了一層,他道,“想不到你對制度的研究還很深刻?!?/p>
“你提個方案給我,就以我們空軍的為例,我找其他幾位合計合計,一起向宮老提一提,開幾個會研究研究,我估計,沒個一兩年,很難成型?!?/p>
李干道,“是,我明白?!?/p>
王海龍問道,“要裁軍了,我們空軍的變化不大,老陸那邊要砍掉一百萬人,這下年萬樹該難受了?!?/p>
李干倒抽一口涼氣,“一百萬?力度這么大?”
王海龍說,“對,70個軍要整編為18個集團軍,許多部隊都要裁撤掉。上面說了,要減負,丟掉歷史包袱,輕裝上陣。”
“那也不能把那么多人當成包袱扔給地方,這些人以后怎么辦?”李干著急道。
王海龍無奈地說,“沒辦法,負擔太重了,要發(fā)展經(jīng)濟,軍隊要做出犧牲?!?/p>
李干頓時怒了,“這是放屁話,軍隊做出犧牲,誰保家衛(wèi)國?軍隊這幾年為國家立了多少功勞,非得這么對當兵的嗎?”
“你小子急什么急,這不是還在討論應該怎么辦嗎?但是,裁軍一百萬是原則,改不了。”王海龍瞪眼道。
李干是真的急了。
他一想到一百萬的退役軍人回到地方,過那豬狗不如的日子,他的心就陣陣刺痛。
地方根本解決不了這么多人的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