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之前一樣,部分地方他都會刻意忽略或者美化。
“……這就是你的全部經(jīng)歷么?真是精彩?!?/p>
周拔聽后人顯得相當?shù)弧?/p>
哪怕聽到薛云率軍擊敗了上萬入侵東山郡的戎人大軍,他都依舊面不改色。
謊報戰(zhàn)功罷了,軍隊里的常規(guī)操作。
這倒是讓他還真有點相信,薛云是臨陣提拔的都尉了。
“精彩么?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活命罷了?!毖υ坡唤?jīng)心道,“周校尉你呢?當初和手下嚴騰竇和他們失散后,你為何會選擇投降了戎人?”
“不是投降,而是詐降,希望你切記這點。”
周拔聽后瞬間皺緊眉頭特意強調(diào)了一句,隨后才緩緩解釋說明道,“當初我和他們失散后,麾下還率領(lǐng)著上千兵馬,而戎人的騎兵不知為何卻一直死死咬著我們不放。
最后走投無路下,我率領(lǐng)著他們被迫拼死反擊,給追殺我們的戎人造成了大量的傷亡,戎人意識到想要殲滅我們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派人來勸降……
當時我們已經(jīng)斷水斷糧了幾天,戰(zhàn)馬能殺的都殺了,為了能讓剩下的弟兄們有條活路,我答應了投降,條件是放了我的手下,自己任由他們處置。”
“看不出周校尉倒是有情有義,一點都不像是我在軍中認識的校尉?!?/p>
薛云頗感意外地看了周拔一眼。
“因為那些弟兄是我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子弟,如果他們都死了,我也無顏面對家鄉(xiāng)父老了?!?/p>
有情有義?周拔可不覺得自己配得上這個詞語。
和很多校尉一樣。
他們麾下最有戰(zhàn)斗力,也最值得信任的往往都是從家鄉(xiāng)帶來的子弟兵。
一旦遭遇苦戰(zhàn)惡戰(zhàn),這些子弟兵才是他們能否取得最后勝利的中流砥柱。
如果他們都戰(zhàn)死的話,不僅是無顏面對家鄉(xiāng)父老的問題,還有以后都不會再有人給自己賣命了。
由此可見家鄉(xiāng)子弟兵的重要性。
所以周拔寧愿選擇投降戎人,都不想他們?nèi)繎?zhàn)死,只要他們還活著,這些都是他未來能否東山再起的種子。
“家鄉(xiāng)子弟么?”
薛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想著原來是有這方面的因素
如此說來。
他在東山郡招攬的兵馬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也是屬于家鄉(xiāng)子弟。
無論是保衛(wèi)家鄉(xiāng),又或者往后建功立業(yè)。
他們都是薛云最信任可靠的人。
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周拔當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