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簡單。
因為生產(chǎn)縞布能賺更多的錢,而有錢就可以從齊國買糧食,所以魯國人并不缺糧食吃。
誰知道,一年之后,管仲突然下令:齊國人都不準穿魯國的縞布衣服。
而這時,魯國除了大量的縞布,別的什么也沒有種植,其中當然也包括了糧食。
原本魯國人以為,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到糧食。
然而,就在這時候,管仲又下了一招狠手:禁止向魯國售賣糧食。
這么一來,問題就大了。
畢竟,一個國家要是沒有足夠糧食吃,必然會出大亂子,國家一定會動蕩不安。
等魯國為缺糧焦頭爛額的時候,齊國趁機以糧食作為要挾,逼迫魯國簽下遵從齊國的條約。
這件事,作為兵不血刃征服他國的知名案例,被史官記錄下來。
不過,這跟大唐對付吐蕃有什么關(guān)系呢?
難道?
李世民訝然問李逸道:
“莫非你覺得大唐可以用同樣的手段對付吐蕃?”
“沒錯。”
李逸點了點頭。
民以食為天,用攻擊他國糧食來控制一個國家這種手段,可謂是久經(jīng)不衰。
他穿越前生活的現(xiàn)代龍國,就曾經(jīng)與國際四大糧商進行過一場糧食戰(zhàn)爭。
從李逸口中得到肯定答案之后,李世民順著“齊紈魯縞”的思路想了想,卻沒有想到任何辦法。
于是他只能開口向李逸請教。
“你這個想法,具體該怎么做呢?難道也讓吐蕃人去織布嗎?他們一個蠻荒之國,只怕連織布都不會吧。”
雖然李世民此時已經(jīng)知道吐蕃不是什么小國,但依然覺得其落后。
李逸搖了搖頭道:
“不是織布,是釀酒?!?/p>
“釀酒???”
李世民有點懵。
這跟釀酒有什么關(guān)系?
咦,不對,釀酒需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