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全天下溫度又開始上升,等到秦漢時期又進入了溫暖期?!?/p>
“接下來是魏晉南北朝寒冷期?!?/p>
“而現(xiàn)在,全天下已經又進入了溫暖期?!?/p>
說到這里,李逸停頓了一下,他想到接下來的明清小冰河期。
大明朝的全面崩盤,就有這個小冰河期的巨大負面影響。
另一邊。
程知節(jié)等人已經完全被李逸所說的內容吸引了。
這種氣候周期變化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新奇了。
不過,這樣的說法是真的嗎?
“李大哥,這些事,你是如何得知的呀?”
趁李逸停頓的瞬間,程瑤睜大雙眼,好奇無比地問道。
“額,從一本不知名的古籍中看到的。”
李逸隨口應付了一句。
沒辦法,他總不能說,這是千年以后,龍國一些知名地理學家研究總結出來,并得到學界廣泛認可的結論吧。
“你們你要是不信,可以對比以前,去看看如今長安梅樹的生長情況,是不是長得更好?”
“這是因為梅樹更喜溫、喜濕,在溫暖環(huán)境中生長得更快?!?/p>
李逸也知道程知節(jié)等人難免會懷疑他方才說的氣候周期變化理論,就多解釋了一句。
聞言,程知節(jié)點了點頭,將此事記在了心中,打算回頭就讓人驗證一番。
眼下,他更關心的,還是吐蕃的問題。
“就算天下氣候變暖,這與吐蕃有何關系呢?”
程知節(jié)看向李逸。
李逸淡淡地回道:
“吐蕃的發(fā)源地,在青藏高原山南雅礱河谷?!?/p>
“天下氣候處于寒冷期的時候,開墾困難,雨水稀少,無法進行大規(guī)模耕種?!?/p>
“而天下氣候進入溫暖期的時候,青藏高原雪山融雪增加,讓河谷地帶擁有了豐沛的徑流,可以開展大規(guī)模的農業(yè)耕種,能夠支持大規(guī)模的屯墾,農作物產量會得到極大提高?!?/p>
“這就是我為什么說吐蕃的內核是農耕文明的原因?!?/p>
“而如今的吐蕃,已經吞并蘇毗王國,擁有了遼闊的牧場,以及組建強大騎兵軍團的能力?!?/p>
“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特點,在吐蕃的身上得到了融合?!?/p>
“所以真要等吐蕃強盛起來,未來對我大唐的威脅,遠在突厥之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