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積攢足夠的資本后,再對付大奉。
到那時憑借火器,也能減少些死傷。
“你這段時間也多費些心?!?/p>
“還有海島上的情況?!?/p>
“屆時可安排戰(zhàn)船也運送批過去?!?/p>
“包括公輸家族,更得過去?!?/p>
“要打造火器,非他們不可。”
寧闕則是繼續(xù)交代著。
白羽雖然是后來跟著他的,可能力卻要比鐵牛強。論武力,白羽絲毫不比鐵牛差。要論計謀方面,更是秒殺鐵牛。要擱在后世,絕對能當(dāng)個參謀。類似這種精細(xì)活,還是更適合白羽來處理。
“王爺,咱們抽調(diào)走這么多人,后續(xù)攻打高句麗是否會出問題?”
“高句麗沒什么用。”寧闕面露微笑,“我已經(jīng)和老崔商量過,到那時就會和我們里應(yīng)外合。加上我和舅父南北夾擊,要攻破王城并非難事。此外,我們此次并非要攻占整個高句麗。只要攻破王城,將高句麗主力滅了就行。至于那些旁枝末節(jié),沒必要太在意。后續(xù)還能以平叛為由,牽制大奉的部分主力?!?/p>
這就是寧闕依舊選擇東征的原因。
大奉的國力擺在這。
想要造反并非易事。
所以,寧闕選擇攻打下高句麗。
剛打下來,總得派兵駐扎吧?
不用多,幾萬大軍肯定是要的。
而且一時半會可沒法抽調(diào)走。
此外,朔方郡也需要兵力戍守。
隨時都可能面臨遼國的反撲。
再加上還有常年在西陲的大軍。
這也是寧闕起義的底氣!
“另外,就定在三天后出海!”
寧闕看著一艘艘戰(zhàn)船,雙拳緊握。
東征結(jié)束后,他和奉帝便恩斷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