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高祖起事時,就曾立下過誓言。說是只要寧王愿意出兵相助,屆時便可和寧王共享天下。只是首代寧王很識趣,最后沒再提這事。因為忠心耿耿,封地就被安排在涇陽,僅僅只有一個縣。
這是信任,其實也是防范。
只是歷代寧王都恪守祖訓,支持奉帝。加上封地又僅僅只是一個縣,所以威脅始終不算大。
“奉帝,從來就都沒變過。”
“他有多勤政,姜尚書是知道的?!?/p>
“每日批閱文書,事無巨細皆是由他親自審閱。不把文書批完,他就不睡覺。這種人,又豈會不貪戀權勢呢?”
“可……可是……”姜權顯得有些糾結,“他與寧王,不是最好的手足兄弟嗎?況且寧王的性格如何,所有人都知道。他對陛下,不可能會有威脅?!?/p>
“此事就難說了?!?/p>
虞籍心里其實隱約猜到。
只不過他不愿意說出來而已。
畢竟沒有證據(jù)的事,他不便多說。
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
這些年來寧闕都在暗中調(diào)查葫蘆谷之戰(zhàn),想要知曉老寧王戰(zhàn)死的原因。而當初奉帝卻急于蓋棺定論,難保不會有各種猜測。
難道說,傳言是真的?
奉帝和老寧王的死有關系?
然后田仲勛說出了其中的真相?
虞籍現(xiàn)在也不敢猜。
他抬頭看著天空。
總覺得霧蒙蒙的。
“話說,你怎么今日有空來我這?”
姜權面露苦笑,“唉,我現(xiàn)在也快辭官告老了。作為兵部尚書,卻連高句麗戰(zhàn)事都無法干涉。此次東征是由奉帝全權負責,還有兵部的諸多郎官輔佐,直接繞過我。調(diào)兵遣將,運輸糧草,甚至是包括作戰(zhàn)計劃,都和我無關……”
“嘶?!”
虞籍頓時就愣住了。
要知道姜權可是奉帝的鐵桿支持者。
奉帝剛剛上位,姜權就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后來田仲勛帶兵進京,姜權是親自領兵與之對峙,間接維護了奉帝尊嚴。
顧淵進攻西涼,寧闕北伐遼國……這些都是由姜權在后方輔佐。作戰(zhàn)計劃倒是還好,畢竟這年頭通訊受限。往往是由奉帝親自坐鎮(zhèn),再交由主將和兵部共同商議,提前制定好個戰(zhàn)略方向。至于具體的戰(zhàn)術實施,那就得靠主將自己隨機應變了。
現(xiàn)在……姜權也被架空了!
姜權則是苦笑著舉杯。
一飲而盡后連連搖頭。
“興許,真的是老了吧?!?/p>
“我有感覺,大奉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