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海產(chǎn)品一斤三毛錢的凈利潤計算,那么一噸就是六百塊,十噸六千,一百噸六萬。
這是凈利潤,然后實行股份分配。
也就是傳說,出海一趟,一艘船按照二十噸計算,一萬二凈利潤,那落到每個人手上的就有兩百四十塊。
陳稷保證,這是最低的。
而且,這還是出海一趟。
一個月起碼四五趟的前提下,月底過千輕輕松松。
再說,這中型漁船用的是起網(wǎng)機捕魚,沒有想象中的難。
至于船長,百分之三。
這樣的股份分配很合理,甚至超出了所有人的預(yù)期。
沒人反對。
只是也有人問,萬一捕不到魚呢?
陳稷的回答是基本工資還是有的,空手而歸的前提下,每個人每天都有二十塊,他不會讓大家白干。
林鐵柱一聽,感覺腦袋都大了。
他不解的問道,“陳稷,搞得這么復(fù)雜,不如你干脆就給我們一份工資得了,為什么要股份制?”
這個問題,陳稷也想過。
打一份工,領(lǐng)一份穩(wěn)定的工資,這確實是最穩(wěn)妥的。
處于他的角度,對他也非常有利。
比如,他給每個船員開七八百塊工資,那還倒省回來不少。
關(guān)鍵是這么一來。
他擔心隨著時間過去,船員就不夠積極了,這是他從大鍋飯里看出的問題。
不然,漁業(yè)也不至于低迷成這樣。
陳稷笑道,“林鐵柱,有股份才有動力嘛,再說又不是外人,都是一個潮田大隊的。出海,那是有風(fēng)險的,給大家多點保障,我也愿意?!?/p>
“果然是好樣的,我沒看錯你。”林鐵柱佩服的點點頭,也沒再有意見。
教學(xué)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一個星期后。
所有人都學(xué)會了個人崗位的基本操作。
接下來,那就是出海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