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人死了帳不能賴,每次千泉之國都要因此掏出大筆的撫恤金。若非如此,冒險者們也不是傻子,誰會冒著三個死兩個的巨大風(fēng)險,來搏一搏這場富貴?不少受傷或者年邁的冒險者們,其實就是為了這筆撫恤金而來的。
他們要掙的,不是那一場富貴,而就是這賣命錢。
這是窮人的悲哀,在什么地方,都沒多大區(qū)別。
但這次的情況有些不同,玉泉城的東門外,臨時軍營又一次建立了起來,招兵令又一次懸掛了起來,可來應(yīng)征的卻多是矯健彪悍之輩,如往常那種尋常水平甚至較為孱弱的報名者云集的情況,根本沒有發(fā)生。
負責招兵的是千泉王國的一位伯爵,他此刻坐在軍營的高臺上,遠遠注視著招兵令下報名處的情況,過了許久,深深地嘆了口氣。
“大人,有什么問題嗎?”旁邊的親信問。
“這次,咱們沒招募到多少炮灰啊?!?/p>
“沒有炮灰,讓民兵去當炮灰就是。”他的一個兒子隨口說道,“只要精銳來了就好?!?/p>
伯爵搖搖頭,沒有向兒子詳細解釋,只是眉頭緊鎖。
死外人,不心疼,死自己人,心疼啊!
盡管平民的死活不算什么大事,但這次開了壞頭,以后就難說了。沒準此后的斷云山脈開拓戰(zhàn),國家都會傾向于讓民兵當炮灰,而不再招募低級冒險者,以便省下那筆撫恤金。
這從短期看來當然是好事,省了一大筆錢,但對于整個國家的長期規(guī)劃,卻是不利的。
千泉之國的百姓聞戰(zhàn)則喜,一方面是因為通過戰(zhàn)爭能得到好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戰(zhàn)爭給他們帶來的損失較小。如果每一次戰(zhàn)爭都要損失大量的民兵,一戰(zhàn)下來千家縞素萬戶慟哭,對于民心將會構(gòu)成沉重的打擊。
久而久之,戰(zhàn)爭對于千泉之國的平民就不再是出人頭地和發(fā)財致富的機會,而是沉重的負擔。
這所有的一切,他當然是看不到了。但遙想這樣的未來,怎么能夠不讓他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