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皆是打掉牙往肚子里咽道:“是!”
金城。
趙安和董禁、盧義簡單敘了舊,便特意召見那些聽從踏白軍攪亂西南的羌人,并且予以重賞。
得知不少羌人青壯想要加入趙家軍后,他也給了機會,讓盧義就地招募。
盧義是個儒將,接下來率領(lǐng)兵馬滅殘余,殺賊寇,徹底平定整個隴右,并且進行經(jīng)略,還是得靠他。
羌人已經(jīng)被韃子給荼毒過一次了。
如果他派一個強勢的猛將坐鎮(zhèn),渾國和吐蕃再暗中挑唆,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
總的來說,拿下隴右,尤其是金城,要比他預想中的順利多了。
其實,謀取金城,他也是有所借鑒的。
隋朝末年,薛舉曾控制金城,繼而攻略隴右。
他的戰(zhàn)術(shù)核心是快速突襲和利用大河渡口。
清朝乾隆年間,清軍攻打金城,因關(guān)隘險要,選擇長期圍攻。
趙安結(jié)合這些,以羌人作為疑兵,制造突襲的假象,再給董禁和盧義下了死命令,讓他們務必突破巖王的防御,抵達大河渡口,營造渡河而戰(zhàn)的假象。
他則是率領(lǐng)大軍從東向西逼近。
這樣既像圍,又像攻,就是在沖擊韓王的心理防線。
在朔方和河套不保的情況下,金城哪怕再堅固,他的心理防線扛不住,那也是白搭。
不出他所料,韓王最終放棄了金城。
從這雕王坐擁那么多兵馬,還要防守便能看出來,他要比其他韃靼王爺保守。
只要有所舍棄,那便可能會一直舍棄。
先是望垣、冀縣、落門聚,后是襄武和渭州,再到現(xiàn)在的金城……
不過,他的這條舍棄之路顯然還沒有結(jié)束。
舍棄得多了,他也就變得麻木了。
數(shù)日后。
趙安對盧義道:“接下來,本王就把整個隴右交給你了,你好好經(jīng)略,用心安撫羌人,同時要提防渾國、吐蕃和齊老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