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不由得心頭一震——
籠里哪是什么鵝,竟坐著一個小孩兒!
他又接連飛到旁邊八九家的鵝籠里,無一例外,每個籠子里都坐著個男童!
這些孩子大的不過七歲,小的約莫五歲,有的在籠里咿咿呀呀地玩耍。
有的受了驚嚇?biāo)频奶淇?,有的正拿著果子小口吃著,還有的已經(jīng)蜷縮在角落里睡著了。
孫悟空心中大驚,急忙振翅飛出鵝籠,在僻靜處變回本相。
快步回到唐僧身邊,沉聲道:“師父,那籠子里裝的全都是些孩童。
大不過七歲,小的約莫五歲,不知是何緣故……”
唐僧聞言,眉頭緊鎖,沉默不語。
正思忖間,抬頭已來到一座衙門前,只見牌匾上寫著“金亭驛館”四個大字。
唐僧定了定神,說道:“徒弟們,咱們先進這驛館歇息吧。
一來可以向館中人問明這鵝籠的情由,二來喂飽白馬,三來天色已晚,也好在此投宿一晚?!?/p>
沙僧連忙應(yīng)道:“正是!正是!咱們快進去吧!”
師徒四人一同走進驛館,早有接待的官員通報給驛丞。
那驛丞聞訊趕來,見了唐僧一行,連忙上前行禮,恭敬地請四人入座,問道:“長老自何方而來?”
唐僧合掌答道:“貧僧乃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jīng)之人,如今行經(jīng)貴地,帶有通關(guān)文牒,想借此驛館暫歇一晚?!?/p>
驛丞連忙吩咐手下奉上香茶,又安排了當(dāng)值官員好生接待。
唐僧謝過,又問道:“不知今日能否入朝面圣,倒換關(guān)文?”
驛丞拱手道:“長老有所不知,今日天色已晚,宮門將閉,須得明日早朝方能面圣。
長老且在敝衙寬住一晚,歇息歇息?!?/p>
不多時,驛丞又安排了齋飯,請師徒四人用餐,隨后吩咐當(dāng)值官引他們?nèi)タ头堪差D。
眾人坐下閑聊時,唐僧想起那鵝籠之事,忍不住開口問道:“貧僧有一事不明,想向尊者請教——貴地養(yǎng)育孩兒,莫非有什么獨到之處?”
驛丞聞言,有些疑惑地答道:“‘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養(yǎng)育孩兒皆是父母精血所化,懷胎十月,待時辰到了便生產(chǎn)。
生下后哺育三年,漸漸長成。
這與天下各處又有何不同?怎會有什么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