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成玉像莊嚴體,極樂門前是道場?!?/p>
四老紛紛拍手叫好,十八公更是拱手行禮,道:“老朽不才,也勉強作合一首——勁節(jié)孤高笑木王,靈椿不似我名揚。
山空百丈龍蛇影,泉泌千年琥珀香。解與乾坤生氣概,喜因風雨化行藏。
哀殘自愧無仙骨,惟有苓膏結(jié)壽場?!?/p>
孤直公緊隨其后,吟道:“霜恣常喜宿禽王,四覺堂前大器揚。
露重珠纓蒙翠蓋,風輕石齒碎寒香。長廊夜靜吟聲細,古殿秋陰淡影藏。
元日迎春曾獻壽,老來寄傲在山場?!?/p>
凌空子也笑著附和:“棟梁之才近帝王,太清宮外有聲揚。
晴軒恍若來青氣,暗壁尋常度翠香。
壯節(jié)凜然千古秀,深根結(jié)矣九泉藏。凌云勢蓋婆娑影,不在群芳艷麗場。”
拂云叟連連擺手,笑道:“三公詩律清淡高雅,我只能打油幾句,見笑見笑——淇澳園中樂圣王,渭川千畝任分揚。
翠筠不染湘娥淚,班籜堪傳漢史香。霜葉自來顏不改,煙梢從此色何藏?子猷去世知音少,亙古留名翰墨場?!?/p>
唐僧感嘆道:“諸位仙翁妙語連珠,貧僧實在難以言表心中欽佩。
只是夜色已深,我那三個徒兒想必等候已久,還望仙翁指引歸路?!?/p>
四老笑著挽留:“圣僧莫急,你我相遇實屬千載難逢,雖已夜深,但月明如晝,再坐會兒,待天亮了,自會送你與高徒相聚?!?/p>
正說著,庵門“吱呀”一聲打開,兩個青衣女童手提絳紗燈籠翩然而入,身后跟著一位豐姿綽約的仙女。
但見她青姿妝翡翠,丹臉賽胭脂,星眸閃爍,娥眉如畫,身著煙里火比甲輕衣,下襯五色梅淺紅裙子,畫中仙子,妖嬈嬌俏,直追當年的妲己。
四老見狀,連忙起身相迎:“杏仙何來?”
杏仙盈盈萬福,柔聲道:“聽聞有佳客在此,特來拜訪,只求一見?!?/p>
十八公指了指唐僧:“尊客在此,何須求見?”
杏仙見唐僧低頭弓身,默不作聲,便吩咐道:“快快獻茶!”
隨即,兩個黃衣女童上前,一個捧著漆紅丹盤,盤中六盞細瓷茶盂精致小巧,另一個提著白鐵嵌黃銅的茶壺,動作嫻熟地斟滿茶水。
杏仙先將一盞茶遞給唐僧,接著依次奉給四老,最后自己也端起一盞,優(yōu)雅地輕抿一口。
凌空子邀請杏仙入座,待茶畢,杏仙開口問道:“仙翁今夜雅集,可有佳作,還請不吝賜教?!?/p>
拂云叟微笑著答道:“我等所作皆是粗陋之語,唯有圣僧才高八斗,令人欽佩?!?/p>
杏仙懇切道:“還請圣僧賜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