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仗要打贏,還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
莊閑見蔣校尉說出顧慮,反倒認(rèn)可的點了點頭,這個計謀好是好,重在用兵填。
到時候韃子放棄糧草,一味的撤退奔逃,他也不信,地藏營能殺掉多少人。
若是韃子及時組織反沖,到時候伏擊戰(zhàn),反倒會打成交換戰(zhàn)。
三換一,可不是地藏營愿意看到的。
質(zhì)疑這個計謀,就是對自己下屬負(fù)責(zé),不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狠人。
莊閑抬眼打量一番,倒是龐督軍心直口快:
“莊軍侯,第一計我地藏營可消耗不起,你給說說這第二計,疑兵分食是如何安排!”
莊閑繼續(xù)說道:“這個其實也不難。
北梁劫糧道,必有大批韃子兵接應(yīng)。
既然一下吃不了,便將其分開?!?/p>
“到時候糧車出發(fā)前,我營中每隔一段距離就安排少量士兵,去山下巡邏走動。
同時制造出有大量兵力守護(hù)糧道的假象。
同時,在軍營中故意讓士兵們頻繁調(diào)動,做出即將有大規(guī)模軍事行動的樣子。”
莊閑緩緩走動:
“韃子這段時間與城內(nèi)諜探斷聯(lián),行動前,肯定會派人打探。當(dāng)看到這般景象,必定心生疑慮,不敢輕易發(fā)兵劫糧。
而糧草不等人,錯過了機會,將來大戰(zhàn),我地藏營不缺糧草補給。到時候他們要面對的,就是一個最強的地藏營?!?/p>
“所以韃子,必會分兵,一部分劫糧,一部分抵近營區(qū)探查,防止埋伏斷尾。
而韃子總兵力是有限的。
兩處伏擊點,我方能埋下更多武卒。
到時候兩番之間,無法照應(yīng),也摸不清情況?!?/p>
“屆時戰(zhàn)鼓起,圍三闕一,韃子逃跑,我軍只管掩殺,此戰(zhàn)大勝?!?/p>
“這”
“此計秒?。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