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嬤嬤也不擺譜,對盛錦初客氣得不像話。
送走了譚嬤嬤,盛錦初的臉色漸漸沉下來,方嬤嬤見四下無人才問:“姑娘今日出手太大方了,會養(yǎng)叼了譚嬤嬤的胃口?!?/p>
盛錦初則搖頭:“比起盛家失去的,這些根本不算什么,譚嬤嬤就是老夫人的眼珠子,我來京城毫無根基,想要站穩(wěn)腳跟,必須有靠山?!?/p>
從大梵山下山回祖宅時,她就已經(jīng)叮囑過齊肖,派人來京城打探趙家消息,尤其是趙老夫人身邊的人,什么底細(xì),她早已打探清楚。
譚嬤嬤有個兒子平日里就游手好閑,早在兩個月前就被人盯上,引入賭場欠下了一筆賭債,短短一個月就掏空了譚嬤嬤多年積蓄。
這會兒譚嬤嬤正愁怎么弄銀子呢,所以,盛錦初的到來,無疑是救了她。
拿下趙老夫人,她就得舍得下本錢。
連續(xù)兩日盛錦初早早就起來站在門外等著請安,即便沒有見著趙老夫人,她也不氣餒,默默回去了。
隔著窗戶外隱約看見一道身影,趙老夫人挑眉:“這丫頭倒是有耐心。”
譚嬤嬤笑:“錦初表姑娘的確有孝心,每日拘在院子里,不是抄寫經(jīng)書,就是看書寫字,老奴猜,應(yīng)該是大梵山待久了的緣故?!?/p>
趙老夫人若有所思起來。
第四日
趙老夫人終于肯見盛錦初了,譚嬤嬤一個眼神示意,盛錦初乖巧上前:“外祖母,您身子好些了嗎?”
看著盛錦初單純無害的模樣,趙老夫人又回想起小姑娘的遭遇,心頭一軟:“沒什么大礙,你在府上可住得習(xí)慣?”
盛錦初搖搖頭。
趙老夫人臉一沉。
“我在隴西十五年,冷不丁來了京城,有些不自在,氣候和隴西也不一樣,不同的是,隴西沒有親人了,在京城還有外祖母和母親這些親人在,我會慢慢適應(yīng)的?!?/p>
趙老夫人聽著心里不是滋味,摸了摸盛錦初烏黑發(fā)鬢,甚至將她留下用膳。
一桌素食,盛錦初吃的眉眼抬起,笑意吟吟,惹得趙老夫人忍不住問:“這飯好吃?”
“比大梵山的素食好吃多了,外祖母的小廚房手藝不錯?!?/p>
趙老夫人常年吃素,極少有人愿意陪著,就算是有,也是面子上裝裝,筷子拿起又放下,根本吃不了幾口。
漸漸地,趙老夫人也不愿意讓他們來了。
盛錦初吃了三年素,趙老夫人像是找到了知音,看向盛錦初的眼眸都柔和了。
膳食撤下后
盛錦初又提議給趙老夫人捏捏腿:“我在寺里見過師傅手法,可以活絡(luò)筋骨,筋骨好了,常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這心情自然就好了,百病不纏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