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視線,牢牢鎖在最里側(cè)的人身上,片刻之后,才緩緩開了口:“二郎,你終于肯露面見朕了。”
他的語氣里竟透著一絲微不可察的無奈,像是一個長輩看到了不愿同自己往來的小輩一般,心中有埋怨,又有慶幸。
略暗處的蕭自楠身形微微一震,沒有立刻走上前來,只是沉默地站著,像是在顧忌著什么。
姜隱看到身側(cè)的余佑安,兩人視線一對上,他沖著她搖了搖頭,而后將姜隱身后的宣哥兒悄悄地帶到了門外側(cè)。
這頭,蕭自楠終于從陰影中踏出一步,完全暴露在燭光之下,深灰色的粗布衣衫掩不住他挺拔如槍的身姿,只是那雙曾經(jīng)意氣風(fēng)發(fā)的眼,此刻只剩下鷹隼般的銳利。
他對著陛下深深一揖,姿態(tài)恭敬,脊梁卻挺得筆直。
“陛下?!笔捵蚤穆曇羯硢?,帶著一種壓抑到了極致的沉痛,“非是草民有意避匿,而是……”他抬頭,目光坦蕩地迎向陛下探究的眼眸。
“父親臨去之前,只留了一句話,”他喉頭滾動了一下,像是所說的每一個字都重若千斤,“他讓我,不要出現(xiàn)在京都,不要出現(xiàn)在陛下跟前?!?/p>
屋內(nèi)落針可聞,“噼啪”一聲,燭芯爆開一朵小小的燈花,更襯得屋內(nèi)死一般的靜寂。
“父親說,陛下身居九重,自有難處,讓我,莫要給陛下添煩憂?!?/p>
“添煩憂……”皇帝低聲重復(fù)著這三個字,聲音里清晰地泄露出濃濃的傷感。
他負在身后的手,指節(jié)微微收緊,目光落在蕭自楠的臉上,似乎想透過他,再見一見那個遠赴邊陲,一生為國征戰(zhàn),最終卻含冤隕落的故友身影。
“蕭遠兄……”陛下的字咬得極重,仿佛重逾千斤,“到了最后,他竟還如此護著朕?!?/p>
一聲嘆息,一聲蕭遠兄,像是一把無形的鑰匙,驟然打開了蕭自楠心中那扇被痛冰封數(shù)年的閘門。
積壓了太久的悲憤、不解,以及怨懟,突然間翻涌著沖上心頭,他再次向前一步,不再掩飾眼中的銳利鋒芒,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壓抑不住的質(zhì)問。
“陛下,我父子二人,世代戍守邊陲,赤膽忠心,天地可鑒,父親一生,唯陛下之命是從,甚至于臨死前,仍處處為陛下著想,為何陛下不肯信他?為何任由他們構(gòu)陷蕭家?”
隨著一聲聲的質(zhì)問,陛下的臉色也越發(fā)難看。
余佑安和蕭自閑臉色同時一變,蕭自閑下意識地伸手,似乎想阻止兄長這冒犯天顏的質(zhì)問,卻被余佑安一個眼神制止。
姜隱更是屏住了呼吸,指尖深深地陷入掌心,冷汗涔涔。
皇帝的臉上始終沒有怒意,只是靜靜地看著蕭自楠,眼眸里翻涌著復(fù)雜難言的情緒,有痛惜,有無奈,更有深不見底的傷痛。
“朕,何嘗不相信他?”陛下的聲音帶著疲憊和滄桑,“二郎,你與父親常年駐守南疆,血染沙場,護的是朕的江山,朕的子民。朕信他,勝過信這滿朝文武?!?/p>
姜隱挑眉,暗道陛下這話說得未免夸大,若當真這般信任,何來當年的定國公案。
“可你們遠在邊陲,鐵馬冰河,他又怎知這京都的波譎云詭,京都早已不是他離開前的模樣?!北菹碌哪抗庾兊糜七h而凝重,“林章平此人,城府之深,手段之毒,遠超朕之所料?!?/p>
“他潛伏多年,步步為營,以忠良面目示人,暗地里卻編織了一張彌天大網(wǎng),將朕也蒙蔽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