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尚在汴京的謝聞接到密報,說柳州鑄錢監(jiān)盜取官銅、私鑄銅錢有數年之久。
他領皇命為常平司提舉,此司職可征收礦稅,于是他初到廣右便查閱了此地近五年的礦稅。
單看那賬冊,謝聞并未覺出其中有什么不對勁,即便是動過手腳,只要盤查過礦戶,便能對本地的礦量心中有數,且廣南西路并非產銅重地。
大兆初年,銅料稀缺,錢比物貴,但隨著天下漸安,礦利寖興。
廣南西路的賀州產錫最盛,有著“八步響錫”的美名,錫乃鑄錢不可闕之物,朝廷也曾以夾錫錢來填補銅錢的需求,因此在賀州以西的柳州設立了鑄錢監(jiān),銅料由他州調用。
顯宗年間,民間突然出現(xiàn)了不少私鑄的堯元重寶。
此錢幣含銅量極低,制作時摻入了鉛錫沙泥,表面粗糲不堪,極易斷裂,被戲稱為“沙毛錢”。
起初,沙毛錢在江南路被發(fā)現(xiàn),此等劣幣使得江南東西兩路米價飛漲,險些釀成當地民亂的大禍。
當時,江南東路恰有饒州這樣的銅礦富足之地,顯宗遂命人查處當地的鑄錢監(jiān),并頒布禁令禁止流通沙毛錢,但私鑄銅錢往往與官鑄銅錢混用,屢禁不止,后來甚至在廣南東路、荊湖域內乃至淮南地區(qū)皆發(fā)現(xiàn)了沙毛錢。
新帝上位后,命人暗中調查前朝未盡的沙毛錢案。
謝聞離京前,孫向愚曾囑咐他道:“沙毛錢一事可大可小。
就這么一枚小小的銅錢,涉及鹽鐵三司、提舉坑冶司、轉運使司以及各地監(jiān)場,你說,這其中哪一處不是由皇親貴胄把持著?以你一人之力,豈能撬動這么多座大山?”謝聞聽罷,只沉默著點了點頭,但孫向愚許是太了解他這個徒弟,最終長嘆了一口氣道:“你的脾氣,也是該磋磨一下了。
”謝聞道:“老師,陛下修常平法以助民,稻改以后,春、秋兩貸雖納利極少,但皆需以錢還貸,若百姓所還之錢中混入那沙毛錢……”見師父端著茶盞不語,謝聞稍低了低頭,說:“老師您也曾教導我,不遇盤根錯節(jié),何以別利器乎?陛下既然派我去查此事,便是要我一查到底罷。
”孫向愚重重放下茶盞道:“莫要打草驚蛇。
”由此,趁著雨勢瓢潑,各州頹亂之際,謝聞帶著親隨從靜江府南下。
謝聞心里清楚,自他踏出靜江府衙的大門,各州府便會接到線報。
那封遞入京里的密報雖意指柳州鑄錢監(jiān)便是私鑄沙毛錢的主謀,但他卻覺得似有人刻意引他前去探查。
僅從銅料上來看便疑點重重,廣右產銅極少,即便是要鑄沙毛錢這樣含銅量極低的錢幣,也需額外的銅料。
然而,無論是漕運還是礦稅,謝聞查閱以后并未發(fā)覺官銅的數量核對不上。
不過那日,親隨何昉的一番話卻給他辟了一條路。
當時,何昉被喚進屋內點燈,發(fā)現(xiàn)昨日的油燈里尚有許多燈油,說:“這省油燈在廣南所耗竟比在汴梁還少。
”謝聞從書案前抬起頭,看了一眼那小碗狀的綠釉燈,釋道:“廣南天氣炎熱,水溫與油溫相差甚遠,且水汽蒸騰得快,反而能夠省油。
”他說到此,突然眸光一閃道:“何昉,你倒提醒我了。
”何昉不知謝聞想到了什么,但見郎君眉目見喜,起身出了屋子。
數日后,謝聞快馬揚鞭,在雨幕的掩映下拐道來到了桂平縣,從監(jiān)牢船中救下了這位名叫李榷的囚犯。
李榷為官府打上烙印的慣偷“掠子手”,其父本是世代為匠戶的鐵匠,因無錢繳納代役金,曾在廣南東路的禎州鑄錢監(jiān)服役數年,后因工錢被克扣出逃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