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婆婆實在,公公憨厚,大哥嫂子亦是通情達理之人,昀翌對我也過得去,我已經(jīng)不奢求更多了。
”“要不是、哎~”陳氏只是嘆氣,并不再多說。
見她兩人臉上都有悲傷之色,武鳶衣便道:“落落,我問你,要是有一種紙,可以代替樹葉瓦片如廁使用,你會用嗎?”落落搖頭,“不會。
”“為什么?”武鳶衣不解。
“紙張金貴,哪兒是貧苦百姓用的起的。
年年連寫字的紙兒都沒有,整天只能在地上寫寫畫畫。
”“那如果有很便宜的紙呢?家家戶戶都買得起的。
”落落依然搖頭,“那就留著給年年念書寫字用,如廁太浪費了。
”好吧,看來常家還是太窮了。
不過,落落的話倒是提醒武鳶衣了,她的想法,何嘗不是村里其他婦人的想法呢?“那,如果買紙可以教孩子讀書識字呢?”“哪兒有這種好事?”武鳶衣神秘一笑,“很快就有了。
”確實,武鳶衣又有了一個新想法。
懷安東村之所以這么窮困,樁樁戶戶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白字先生,祖祖輩輩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輩子的勞碌命。
能去縣城里學(xué)堂念書的孩子,寥寥無幾,大多都被懷安縣鄉(xiāng)紳大戶壟斷所有的學(xué)習(xí)資源了。
也就是武鳶衣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年年能上學(xué)的機會。
武鳶衣之前的想法很簡單,一定要要常家能過上好日子。
現(xiàn)在的武鳶衣,有了一個更遠大的目標,懷安東村家家戶戶都能過上好日子。
一人富招人怒,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正想著隔壁的張嬸笑著進門,“我說陳氏啊,你們怎么這么客氣,都是一個村的,用個牛車也不算什么,還送我這么些的木炭過冬,這怎么好意思。
”陳氏連忙放下手中的桑樹皮站了起來,“應(yīng)該的應(yīng)該的,我兒媳婦說要禮尚往來。
”“什么禮?什么來?你怎么知道我會來?我家當(dāng)家的今天摘了不少柿子,送來給你們嘗嘗鮮。
”張嬸懷里揣著五六個飽滿通體橙紅討喜的圓柿子,打了蠟一般光滑,看上去新鮮極了。
“張嬸子,你家的小卓子也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有打算讓孩子上學(xué)嗎?”“你這孩子,剛說你腦筋清楚,怎么又犯糊涂了,我家哪兒有閑錢供孩子上學(xué)?”張嬸臉上的笑容淡了一層。
“不是去縣里學(xué)堂,也不用出錢。
我是說,如果有人教小卓子讀書識字,你愿意讓孩子學(xué)不?”“謝天謝地,那當(dāng)然愿意了。
”